小弟剛出社會時,也是開1989年出廠的大發銀翼,接手時里程大約9xxxx公里,好玩的是,這台車的里程表只有5位數+小數點1位,也就是開過99999.9公里之後,里程會從"0"開始.......


年輕時有車開,可以免去風吹雨打之苦就好,也沒有太多要求。不過,我的老銀翼還是因為冷卻的問題,讓我顧了兩次路。而且兩次都非常巧的,是保養完,而且是特別針對引擎水箱做完清理、保養之後掛在路上。車廠給的答案竟然是冷卻系統管路太舊,清理後特別容易阻塞,也就是「虛不受補」啦。
其中有一次特別好笑,是半夜雜誌社截稿以後,引擎又開始過熱,掙扎著開上橋,剛好在橋中間,臨檢的警察先生面前罷工,害得當時一大票荷槍實彈的警察緊張了一下!結果,還麻煩他們幫我推了一下車子......


另外畢竟是老車了,分電盤比較容易進水,所以雨天開車,只要開過積水比較深的地方,常常有車子喘不過氣快熄火的感覺,不過努力撐過積水區,還是活龍一條啦......
銀翼雖然只有四前速手排,雖然排氣量不到一公升,但是操控得當,還是可以吃掉一大堆車子的。尤其是開山路的時候,把冷氣A/C關掉,降二檔,油門一拜,也是可以見車過車喔^^
當然,以這台車不到一公升的排氣量,在高速公路上尬極速,是拼不過別人的啦。


裔揚 wrote:
嗯~~沒錯..你答對...(恕刪)
呵呵~~目前手上沒有老車,是20幾年前買第一輛車就是祥瑞,所以印象比較深刻。
開祥瑞最深刻的印象是引擎聲蠻吵的,引擎振動也比較大,業代的說詞是「跑車引擎
所以比較大聲」,呵呵~~業代說詞聽聽就好,三缸引擎運轉精緻度不能要求太多!
銀翼也採用相同的引擎我想情況也類似。
當年祥瑞可說是紅極一時,與其競爭的速利1.2已達產品周期末端,中華多利800則是車身
太窄,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競爭車款,加上大量的廣告、3萬8開回家、環島不休息等活動讓
「羽田機械」在小車市場足以和「裕隆」這種大廠較量,而「國瑞汽車廠」在當時則還不見
蹤影!
在生產祥瑞的基礎上,羽田自行研發將五門祥瑞加上尾巴,取名為「銀翼」,在車款名字
上還加上「SK」以紀念當時意氣風發的葉松根(羽田創辦人),而如今羽田機械不知是否還
存在?倒是後期創辦的大葉工學院(今大葉大學)還繼續為台灣工業努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