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對於保險桿內有保利龍的功用好像有點疑問
剛好小弟我曾做過保險桿的相關設計......(唉.....就不要問我是哪一家了.....)
我就來跟大家說明一下吧......
於北美銷售的車型
必須符合北美的"低速碰撞法規".....FMVSS PART.581
這法規是因應保險業的要求所提出的
主是要希望車輛能在低速度的碰撞中(2.5MPH).....減少車輛的損傷及理賠
測試的方式是以一個擺錘(模擬車輛撞擊)
以2.5MPH(4km/hr)的速度撞擊保險桿(高度距離地面406~508mm之撞擊區域)
測試要求結果是撞擊後.....車輛之其他零件如大燈、水箱飾罩等不得損壞
所以美規保險桿在一般設計上....
1、外凸量要大.....就是保險桿要比其他零件凸出較多距離.....免的其他零件損壞
這也是為什麼廣告常常要強調"美規大型保險桿"........因為美規真的都比較大支
2、內鐵.....也要比較堅固.....一般會設計成口字型的封閉斷面.....以強化內鐵剛性
免得內鐵輕輕一碰也跟著變形
3、塑膠的保桿與內鐵間.....會再加裝一塊保利龍來消除此低速撞擊的力量
所以大家有空可以瞧瞧.....自己的車如果是美規的車.....都會有保利龍的
這表示你的小擦撞比較不會有事.....所以要高興一點啊
而非美規的車就不一定會加了(cost down嘛~~)......
如台本的civic 8......我記得前後保桿都沒有這塊保利龍
還有.....保利龍一點都不便宜喔
因為要配合保桿及內鐵的形狀.....一般要特別開模來生產.....模具費也不便宜
再加上體積也不小.....運費算一算也不便宜
至於令樓主不爽的葉子版與車體中間的保利龍
我在猜啦~~
是不是車廠高階主管.....手癢這按按那摸摸的.....覺得葉子鈑壓起來軟啪啪的.....不爽
所以要求改善.....所以工程師就加裝保利龍在中間的空隙.....讓手感比較好
(這真的有可能喔.....因為我就遇過這種事......為了這手感問題......
一台車要多好幾百元的成本來加保利龍.......)
升格當爸爸....才知道有時間騎車是多麼幸福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