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阿提斯vs舊款大7

以前沒潰縮概念,鈑金剛性就是一切

不信找個有錢人開台新大7去跟altis撞看看
肯定新大7會比舊大7受損更嚴重


銀噹•馬汀 wrote:
雖然我知道你挺TOY...(恕刪)


有A6的購車預算
選擇就多了
5series/E-class/GS
都是安全的好選擇
厚度真的要有,但是要以同級車做比較 我也不認為神A很安全,但是真的要比厚度應該需要把同級車拉出來 用卡尺比較看看才會知道,個人認為那志捷會厚一點!
安卓拉貝貝 wrote:
有A6的購車預算選...(恕刪)


就算只有ALTIS的預算我也不會去考慮ALTIS...

09年我選擇過一次!! 當時完全不考慮。

即使16年他6安,抱歉我也是不列入名單內!!

即使我拿T牌零件也有不錯的折扣,還是無法列入購車名單。
不知道為什麼,以前的車做的都好堅固,前天早上看到一台S320古早大水牛(可能不用5萬塊的那種)跟一台E90 3系列發生碰撞,3系列的引擎蓋都折翹起來,保險桿也凹了,地上一攤液體流出來...而大水牛看起來都沒事...

VPECHURRYUP wrote:
吸毒的人還蠻多的,...(恕刪)



這位大大,你的話超中肯,一語中的,猴子選香蕉的比喻可以借用嗎?
Toyota 車體結構以潰縮區為方向,前方PU保桿,支撐引擎室為270MPa~引擎蓋340MP 遇到歐系車低速撞擊當然沒轍了,直接KO~
所以一分錢一分貨拉,潰縮區的車款還是少撞到為主,以免看到修理費用嚇到.

古人說:一人一種命,命好壞自己決定.


這話是有道理的 "板金厚度影響低速撞擊,中高速還是要看車體剛性"
板金太厚:時速40以下輕度撞擊有一定的保護,板金傷害較小,優點換的板件比較少.缺點車子增加重量(耗油),不過大撞甚麼板金都一樣.
板金太薄:時速40以下輕度撞擊,需要其他板件來吸收撞擊力,所以換板件比較多,所以會潰縮區看起來比較嚴重.優點車輕油耗數據好

"""超跑都以碳纖維,鋁合金為材料,設計上以輕量化為目的,這些潰縮區材質不能以一般平民車來衡量""

鈑金薄就說可潰縮防護設計,小鳥短就說短小精幹,人醜就說是以內在取勝,很多人會把缺點美化跟轉化成一套說辭!

女生教我的事 wrote:
以前沒潰縮概念,鈑金剛性就是一切

不信找個有錢人開台新大7去跟altis撞看看
肯定新大7會比舊大7受損更嚴重
...(恕刪)


後半段可能是對的
但是前半段是錯的
潰縮的概念極早就有了
只是觀念與科技的進步造成潰縮程度的不同

黃彥凱 wrote:
昨晚聽龐德在講這件...(恕刪)

可是若力道沒拿捏好,BMW是後驅,屁股坐上車頭後輪離地後就換大7任人宰割了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