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公司在此次召回事件中的危機處理失誤,對其他企業具有很大的警示作用。任何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不可能沒有失誤,關鍵是問題產生之後,如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消費者。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right/jcbzh/201003/29/t20100329_21199862.shtml
我看你的消毒文扯了數大篇
但是車子有問題就是有問題
不會因為嘴砲而消失不見
我從前也是擁T
眼裡除了TOYOTA其他國產車算個屁
買車只考慮TOYOTA其他的不用說
結果咧
2003年買的CAMRY 2.0
不到半年就看到新聞說這批車引擎油封有問題
有些車已經出現機油滲漏現象
而TOYOTA是在我回廠定期保養時
『好心主動』幫我補強油封
並保證這樣處理後就沒問題了
一再強調這問題沒有像外界新聞講的那麼誇裝
那只是很輕微的油會滲出一點點
而原廠的補強方式就是在可能會滲漏處用膠抹一圈
那時我也只會傻傻的點頭稱是
結果今年1月開車途中
發現溫度指針頂到最高破表
馬上停在路邊檢查
發現水箱水全乾了
原以為是水箱本身漏水的問題
加滿水箱後馬上開往維修廠
到廠檢查水箱發現水又全沒了
還有很濃的橡膠燃燒臭味
原廠檢查後問題出在引擎墊圈老化
水全流進去汽缸床裡面
原廠說引擎要解體大修
初步估價4.3萬
若有其他項目再追加
二話不說
馬上叫認識的修車廠老闆幫我把車拖走
那老闆幫我處理完成外加定期保養只收我2.6萬
而且老闆跟我說汽缸床進水的問題
CAMRY這批車他已經處理好幾台了
所以我不是單一個案
是否和當初引擎油封問題有關?
這我不曉得,各位大大自行判斷
自身經歷+最近爆發的安全問題
今後TOYOTA絕對不考慮
我人在北加州..家裡就有一台2007年的Toyota V6 SE..(2006年3月訂車..6月交車)..
這台車買來不到一千英里..變速箱就掛點..回經銷商修理換了一顆新的給我們..
原廠的解釋是因為我們的是改款後的第一批車..剛好用到頭一批有問題的變速箱..
今年二月把車遷回原廠做招回..一共修了三個地方..
第一個就是惡名昭彰的油門..
第二個是刷新行車電腦..說是加入了brake override..
第三個是把機油回輸管換掉..因為原本的那根橡膠管說是強度不夠..很多人到了3-4年或是5萬英里就發生回輸管爆開的情況造成機油漏滿地..
這台車現在已經是4歲/65000英里..這中間小問題也還是不斷..現在還是有以下的問題..
1. 現在2檔以及3檔的時候偶爾還是會不定時的轉速突然上跳..是沒有暴衝的情況..感覺像是行車電腦誤判我們要加速..
2. 然後四個車窗的橡膠封條會把車窗黏住..基本上只要久沒開窗或是天氣過熱..窗戶上緣會有黑色的橡膠溶解物黏住玻璃..電動馬達無力把玻璃窗下拉..得要人手輔助下推然後再把黑色殘渣擦掉..
3. 前煞車碟在3萬英里的時候因為煞車會搖晃已經磨過一次..現在6萬多英里..又開始會搖晃..這次已經不能再磨..只能整個換新..我查過資料..原因是Toyota這幾年為了省成本用了比較低價比較會wrap的煞車碟..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自己花錢換個其他品牌材料好一點的煞車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