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RAV4(2016)和 U6 該選哪個?

U6 Hyper提升底盤設計,敗筆還是華擎燒出來的引擎。

雖然這顆U6引擎經過水野先生的調整,油耗、動力均比上一代U6來的好,但這顆引擎真的太老舊了。

我朋友的爸爸是開U6 Hyper 1.8經典版,我有開過一次,隔音、空間、組裝中規中矩,底盤是U6的強項,有搭配渦輪的關係,動力是比NA車款來的優秀,不過渦輪遲滯的缺點,U6倒是很明顯

U6 Hyper 1.8經典版的定價是79.9萬,對我來說沒這個價值,這個價位我會去買Suzuki SX4 Crossover,動力、隔音是SX4 Crossover的缺點,但從空間、底盤、剛性、妥善率、安全性、組裝品質是遠勝過U6 Hyper。

我對於TATOYA的車款,要買帥、性能的車款,86是我第一選擇,其餘車種就不在考慮。
U6在動力、操控及其主動安全加強,屬積極型開車方式選擇,RAV4軟,舒適的開車是他的特色,增加被動安全配備,多一顆膝部安全氣囊,這是大眾型需求,平價、好用、好保養的國民車,兩者各發展他的族群。兩種不同型應該好挑吧!

我喜歡駕馭的快感且台灣山路多,為增加使用性,動力需求須確保,舒適的車不是我的菜,95萬這個級距,可以挑CRV、KUGA、Outlander或U6比較。

H.T wrote:
論壇真的是唬爛的天...(恕刪)


確實有啊!我在看夜景的地方看過 Altis在停車場上下左右搖晃

hughkk wrote:
不如提供一下你所謂的統計數字給大家參考看看

你真的很不認真,GOOGLE幾秒鐘就有一堆相關資料

你要攻擊膝部安全氣囊不重要,應該是你要找出為什麼不重要的佐證數字吧

因為我怎麼找,都是支持有膝部安全氣囊會更好的數據資料

真是莫名其妙,基本的邏輯都沒有

還有,沒有人神話膝部氣囊,這邊有人說厲害到都不會受傷嗎?

有問題的人是你,居然敢說車體夠強就不需要膝部氣囊

真的是胡扯


goodpig wrote:
你真的很不認真,GOOGLE幾秒鐘就有一堆相關資料


有的話,你早就貼出來了
結論就是你其實也沒有數值…


goodpig wrote:
你要攻擊膝部安全氣囊不重要,應該是你要找出為什麼不重要的佐證數字吧


這個邏輯很奇怪
我認為膝部氣囊不重要是因為我在網路上找不到相關的統計數字
以及相關法規讓我相信它很重要
怎麼反而要我找出「為什麼不重要」的相關資料?

而且我也找不到有哪些國家將膝部氣囊列為法定標配
你有這方面的資料可以分享給大家參考嗎?


goodpig wrote:
還有,沒有人神話膝部氣囊,這邊有人說厲害到都不會受傷嗎?
有問題的人是你,居然敢說車體夠強就不需要膝部氣囊


以悍馬車來講,他不需要膝部氣囊就可以把裝有膝部氣囊的rav4給ko掉
幾乎可以確定二車發生事故時,悍馬車內乘客存活率會比rav4還要高
這個情況下你會選擇坐在車體堅固的悍馬還是有膝部氣囊的rav4?

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比較
但是也突顯出,車體剛性的重要性比有沒有膝部氣囊還要高

hughkk wrote:
有的話,你早就貼出...(恕刪)



大大

你拿悍馬車出來比

但是U6不是悍馬車阿


為什麼一台經過國際撞擊測試的車 車體剛性比不上您心目中什麼測試都沒做過的車好呢?
hughkk wrote:
有的話,你早就貼出來了
結論就是你其實也沒有數值…

這個邏輯很奇怪
我認為膝部氣囊不重要是因為我在網路上找不到相關的統計數字
以及相關法規讓我相信它很重要
怎麼反而要我找出「為什麼不重要」的相關資料?
而且我也找不到有哪些國家將膝部氣囊列為法定標配
你有這方面的資料可以分享給大家參考嗎?

你真的很欠被打臉,我都很保留不想下手了,是你自己找的

1. 我當初第一時間花了幾秒就找到下面這個數據

『尤有甚者,根據美國車禍事故統計,膝部受傷比率高達53.3%,而中央大學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也於1999~2001年間研究台灣車輛事故指出,不同車種駕駛人主要受傷部位大幅集中於頭部與下肢(圖2);綜上所述,車禍中下肢(膝部)受傷比率中外皆然,因此,膝部氣囊是最新的歐美潮流,而台灣車市中只有一些高級進口車品牌配備第7個安全氣囊(膝部氣囊),國產車則尚未出現配備膝部氣囊的車款,顯示台灣車廠尚未跟上歐美潮流,而台灣消費者的安全概念也有待加強。』



2. 證明你不僅邏輯差,連網路搜尋功力都很差

3. 這邊有人說膝部氣囊一定要列為法定標配嗎?有人說有國家列為法定標配嗎?你可以再跳針一點沒
關係,道理說不過人就開始亂講話了,大家都只是說能有更好更加分,你到底中文閱讀能力有多差?

4. 拿悍馬出來說嘴完全證明你的邏輯就是爛到極致,你的納智傑車體剛性連RAV4都不一定比得上了
還好意思拿悍馬出來救援,真的是莫名其妙
goodpig wrote:
你真的很欠被打臉,我都很保留不想下手了,是你自己找的


修養好一點
只是討論交換想法,不用這麼氣急敗壞

goodpig wrote:
1. 我當初第一時間花了幾秒就找到下面這個數據
『尤有甚者,根據美國車禍事故統計,膝部受傷比率高達53.3%,而中央大學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也於1999~2001年間研究台灣車輛事故指出,不同車種駕駛人主要受傷部位大幅集中於頭部與下肢(圖2);綜上所述,車禍中下肢(膝部)受傷比率中外皆然,因此,膝部氣囊是最新的歐美潮流,而台灣車市中只有一些高級進口車品牌配備第7個安全氣囊(膝部氣囊),國產車則尚未出現配備膝部氣囊的車款,顯示台灣車廠尚未跟上歐美潮流,而台灣消費者的安全概念也有待加強。』


資料中也有標示出,小客車在車禍時膝部受傷的比例是最低的
而且這份統計資料所統計的資料來源,都是有繫上安全帶的車禍事故嗎?
我合理懷疑,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車主沒繫上安全帶造成頭部和膝部受傷

goodpig wrote:
2. 證明你不僅邏輯差,連網路搜尋功力都很差

在國外,網路環境不比台灣,還請多多包涵


goodpig wrote:
3. 這邊有人說膝部氣囊一定要列為法定標配嗎?有人說有國家列為法定標配嗎?你可以再跳針一點沒
關係,道理說不過人就開始亂講話了,大家都只是說能有更好更加分,你到底中文閱讀能力有多差?


是你在跳針吧
只是問有哪些國家將膝部氣囊列為標配,你為何要如此氣憤?
這種問題不能討論嗎?


goodpig wrote:
4. 拿悍馬出來說嘴完全證明你的邏輯就是爛到極致,你的納智傑車體剛性連RAV4都不一定比得上了
還好意思拿悍馬出來救援,真的是莫名其妙


你這樣講表示你不是很了解車體剛性對於行車安全的重要性
(補充一下,我不是lexgen車主,所以不用講「你的納智傑」)

舉個跟車身剛性有關的車禍案例

請google搜尋「hyundai xg 撞 vios」
節錄其中一段新聞報導:

桃園縣民嚴裕翔昨天涉嫌酒後開車,從五股交流道開上中山高速公路汐五高架道要去高雄的南下路段,車頭本應往右轉,卻左轉逆向開了兩公里多,撞上郭建男的轎車;郭與車上女同事莊詔惠均傷重不治,嚴僅受輕傷,被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檢方後以五萬元交保。

警方詢問嚴裕翔發生車禍的原因,以及為何會走錯車道?嚴說「我自己也不清楚怎麼開的?」

警方調查,車禍地點在中山高汐五高架道路南下卅點二公里處,昨天清晨六時四十五分,郭建男(卅九歲)搭載女同事莊詔惠(四十歲)要到新竹上班,沒想到兩人被逆向行駛的嚴裕翔(廿八歲)迎面撞上而枉死。

由於衝擊力量大,兩車的車頭、車身都嚴重變形,碎片散落滿地。嚴裕翔頭部擦傷、右腿撕裂傷,但無大礙,隨即被國道第一警察隊帶回偵訊,抽血檢測換算酒精濃度零點九九毫克,高出標準值相多。


↑這是2010年發生的一起嚴重車禍
首先當然要遣責酒駕這種不好的行為
但是看看
肇事者開的是hyundai xg(1530kg)
被撞造成死亡的是vios(1025kg)

看看這撞擊後的畫面


vios因為剛性差,整個乘客區都潰縮進去了,這時如果vios有膝部氣囊可以發揮什麼作用?
反觀xg的損壞情形,除了引擎室潰縮,a柱之後都還是完整的
xg車上也沒有膝部氣囊,車主在肇事之後還可以自己走下車

所以我才認為,車身剛性的重要性超過膝部氣囊
這邏輯上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rock7733 wrote:
大大
你拿悍馬車出來比
但是U6不是悍馬車阿
為什麼一台經過國際撞擊測試的車 車體剛性比不上您心目中什麼測試都沒做過的車好呢?


拿悍馬車出來比較當然是比較極端一點的比較方式
用意只是要突顯車體剛性比膝部氣囊還要重要
為何會覺得u6夠安全(還不能確定有沒有比rav4安全),是因為看到許多luxgen車系的嚴重車禍案例
車主大都能全身而退,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對岸一台u7(沒有膝部氣囊)被大卡車迎面撞上
車被撞爛了,人沒事
後來還寫了信給嚴凱泰,謝謝他造了這麼安全的車
我覺得實在是跟你無法討論,我修養不好真的沒辦法陪你浪費時間

這邊大家自有公評,言盡於此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