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甩尾車禍...

這個討論可以到此為止了
如果我們可以理性的討論這些問題 為什麼不一起改正一點風氣
讓以下這種言論少一點
jimmy741208 wrote:
T車懸吊底盤爛就是爛
現在怎樣?
開始講學術了?
理論算出來的是像T車這種東西這樣?
那些工程師還真沒良心...

懸吊軟的罪過真有那麼大嗎???
罪過大了
T車殺人阿!

這個版上到處充斥這種推文
真正的使用者反而很難獲取有用的資訊..

alankith wrote:
我想您沒看清楚我說的部分,就是因為懸吊軟,阻尼阻力不足,無法阻止側頃,所以在轉向的舜間車身側頃
,重心移動的加速度過大,而導致正向作用力,大於胎輪磨擦力,所以當然跟懸吊軟不軟有關。
最簡單的驗証,用一台改過TRD避震的Altis,跟一台未改的,用同樣原廠胎去試過彎極限,你覺的那台的過彎極
限可以高一點?

差別一定會有 但影響沒有大到一般人想像那樣
(我從來沒有說會完全一樣吧)
我之所以會要你算向心加速度是因為一般人很難感受到向心加速度是和切線速度平方成正比
同樣的彎道 六十過彎和七十五過彎需要的向心力就差了一倍半
而輪胎的設定相同時 懸吊系統能增進的其實不太可能讓你極限時的向心力有成倍數的增進





alankith wrote:
這點,我就難以認同了~~

請問大大是用自已的BMW實驗過?還是以您的經驗來談?有沒有DSC、ESP、TCS沒差?

言下之意是,Toyota處理不了的緊急狀況,就沒有車處理的了?

Toyota之所被謔稱為"神車",我想類似大大這樣的言論,是多少該負起一些責任的。


不要過度引申我的話 好嗎
我相當厭惡隨意引申別人發言的人

極限的狀況當然會有差別
但超出極限太多的狀況 市售房車的設計就是那樣子 不要期望它有多神
我都已經說了是開版的狀況 開版的狀況都已經是雨天了 輪胎的極限早就已經遠低於懸吊的極限
還一堆人來跟我戰懸吊是怎樣.....

有ESP當然很好 但ESP的原理從控制學上來講並不是強健的控制
關鍵在ESP對車身的動態沒有額外的control power
一切還是要等到抓地力回來之後才能發揮效用
(希望不要又有人拿我這段來做文章 說我認為ESP沒用 現在的社會風氣就是這樣.....)

alankith wrote:
版大的情況,如果是發生在晴天,或許就沒今天這篇文章了,我想說的是大家都忽略了濕地讓磨擦力下降的事實
,輪胎好壞、胎紋深淺,對雨天的抓地力,真的有天壤之別的。

你說到重點了 關鍵就是這幾句

其他就不想多說了 好好一個周末弄得烏煙瘴氣

頭又大真會滑
下台車還是頭又大嗎
happyharry wrote:
這個討論可以到此為止...(恕刪)


並非護或者反
有這樣的氣度跟墨水的人,在01越來越看不到文章了
看到後面..請容小弟.向happyharry大致敬

只能說...罵不是為了罵..人不是對了人
還真是難以去告訴別人..其他的經驗跟看法阿...


至於其他人..能罵就請繼續...
都沒看到啥效果耶
加油加油...

rsv2
http://tw.myblog.yahoo.com/jw!JSN6tDueGRkE8GbB7PDZMteCq9UERw--/
說點不中聽的:
第一、放慢速度!
進入匝道我大概都保持在60~70km/h之間。
就算該匝道視野好、彎度大,或是有雙線的車道,還是盡量不超過80~90km/h。
「什麼?被後面的車叭?老子沒開40~50km/h就很識相了,更不用說還下雨天哩!」


第二、專心開車
這個⋯真的無須多說了。


兩個原則,會比esp,vcs,abs,ggyy⋯扒拉扒拉,裝在車上更受用!
否則沒有這些裝置的汽車駕駛⋯豈不⋯?


blhsing wrote:
拿這種素質低落的改車.那GT-R跟不上Evo而失控撞車是車的問題?..(恕刪)


不用引用一些跑車級來說嘴,只是表現你舉的例子更可笑! F1 賽道上都會有人滑出去了...那ALTIS 是不是跟F1 同級?

影片裡都是一般車子而已,那台喜美也不是甚麼賽車,速度也是開快一點而已...

ALTIS 底盤結構本來就很差,沒看到誰因反T而反T,到是看到很多盲目的品牌擁護者..
happyharry大大,
小弟在此對您致敬!
從您的回文上看來,我們應該是有相同的專業背景.
我從事suspension system的adaptive control
和robust control已經很久了,也曾參與過ABS
robustness evaluations, 以及數具ECU的interrupt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最近搞了一些camless engine設計
又玩了一點HCCI的modeling
每次看到網上一些懂車人士的大論
一會兒又說懸吊軟,一會兒又砲操控差
扯了半天卻連底盤和懸吊都搞不清楚
更別提什麼是彈簧的stiffness
為什麼阻尼竟與速度有關
其實這些關係的非線性行為
早就超過人類感覺可以體會的
但是在這裡扯這個又有誰會懂
有誰知道當彈簧扯長一點的時候
他的三次方和五次方項會出來搗蛋
有誰知道當damper行程速度快一點的時候
偶次項的麻煩就會暴走
而這些豈是嘴砲一下就可以交待的
懸吊,底盤,操控性,舒適度等其實都有極為
嚴謹的定義的,但是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
在這種非專業網站上
要向一些非專業人士溝通,要有很強的心臟
也要有很好的EQ
我一直自認沒這麼好的修養
所以選擇閉嘴
無意間看到您的用語是如此道地
忍不住出來贊歎一下
但是請務必珍重
別忘了
這裡是嘴砲聖地
未必是講理的好地方

加油

buzzbee wrote:
happyharry大大,
小弟在此對您致敬!
從您的回文上看來,我們應該是有相同的專業背景.
我從事suspension system的adaptive control
和robust control已經很久了,也曾參與過ABS
robustness evaluations, 以及數具ECU的interrupt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最近搞了一些camless engine設計
又玩了一點HCCI的modeling
每次看到網上一些懂車人士的大論
一會兒又說懸吊軟,一會兒又砲操控差
扯了半天卻連底盤和懸吊都搞不清楚
更別提什麼是彈簧的stiffness
為什麼阻尼竟與速度有關
其實這些關係的非線性行為
早就超過人類感覺可以體會的
但是在這裡扯這個又有誰會懂
有誰知道當彈簧扯長一點的時候
他的三次方和五次方項會出來搗蛋
有誰知道當damper行程速度快一點的時候
偶次項的麻煩就會暴走
而這些豈是嘴砲一下就可以交待的
懸吊,底盤,操控性,舒適度等其實都有極為
嚴謹的定義的,但是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
在這種非專業網站上
要向一些非專業人士溝通,要有很強的心臟
也要有很好的EQ
我一直自認沒這麼好的修養
所以選擇閉嘴
無意間看到您的用語是如此道地
忍不住出來贊歎一下
但是請務必珍重
別忘了
這裡是嘴砲聖地
未必是講理的好地方

加油


buzzbee兄言重了....
說專業我實在不敢當
和您專精的領域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
小弟只能躲在學術界向國科會騙一些錢...拼升等.....

這個討論串真的到這裡也差不多了
衷心的謝謝您的鼓勵
也希望將來能有幸與您多交流一些心得

happyharry wrote:
buzzbee兄言重...(恕刪)


也許工程師們該算的都沒少...

只是當車廠把成本考量擺在首位~

而僅把容許值的下限當作品管門檻之時~

一切的一切通通是枉然...
Enix is ...?!
ares59 wrote:
接地線的功能是讓自動...(恕刪)


或許我引言拉的太多了,讓你誤會了。我想說的只有一個 Altis 的加速性真的比Civic8快?

並不是質疑變速箱順不順,與接地線的效果。

或許你想說的是,因為Civic8 的5速變速箱,沒你加了接地線的變速箱順,所以你們都覺的Altis的加速比較快?
是這個意思嗎?

車子的加速性,不外乎就是引擎的馬力扭力輸出到變速箱,再由變速箱的齒比、終傳比,轉換成輪胎轉動、加速。

在馬力不比人家大、齒比沒人家密的情況人,請問加速要怎麼比人家快?

還是你們比較的是0-100KM的加速性?Altis2檔可以上100,而Civic要用到3檔,而Civc8每換一檔又比Altis
多0.5秒,所以Altis快?

有說錯,還請指正。
http://www.auto-online.com.tw/news/16252

請你爸看一下這個測試報告
也許他會嚇破膽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