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薩克 wrote:
從去年開始,國內車市...(恕刪)
個人觀點
1.隨車配備超簡陋,只看到收音機跟音樂與隨車電話組,而且做得讓人無言的大,我其實想問如果沒有視訊電話功能,沒有導航功能,這麼大顆有意義嗎?
還不如多內建一個導航增加價值,導航有很貴嗎?不過是一個平台外掛一個導航軟體,成本不過幾千吧..這表示甚麼?日系為了節省成本不願意花錢在車內,使用者需求根本沒在意吧,消費者想要的是甚麼?其實車內最基本的幾件,音樂,電台,車內藍芽電話之外不就是導航跟前後方隨車監控嗎?這整合會很難嗎?成本會很高嗎?與其在車身塑料件弄幾孔呼嚨消費者,還不如多在內裝上增加實質的價值吧,難不成還要在售後要求消費者自己買單?或者做人情贈送?
2.其實車身低不如多做一個滑板設計,車身低遇到路障或者是不平路面或山路的下場就是悲慘,到時候車底盤的維修費會讓你欲哭無淚,而且座位這麼低是給幼童方便嗎?似乎實際上的好處並不是很大,其實座椅下方增加延伸滑板方便輪椅推車之類上車的設計可能會比放矮車身更好吧,設計的重點在於不減少車的優越性增加附加價值才對
3.最讓人吐槽的是第三排座椅的設計,你覺得第三排座位要拉出來方便嗎?看第二排座椅要放倒都卡了半天,好了給你弄好第三排座椅,那第三排成員要進出是不是又要第二排成員放倒座椅才能進出?如果不是這樣,那第三排至少要有一個座椅折起來才能從後背門離開,想想成員有辦法站直身嗎?這種用爬的離開的體驗感會好嗎?難道這真的是為了一百五十幾矮日本人設計站起來一百六勉強伸展的車身?這不適合台灣人吧!與其這樣還不如後車身設計拉長車寬加寬座椅中間留個小空間方便側身油後車門進出吧,而且即使第三排摺起來,可以置物的空間也小到讓人不滿,在第二排空間狹小必然往後推的情況下,原有的第三排空間應該只有一般轎車的置物空間一半深度,這樣的設計真的讓人感覺不出誠意;
smileychen wrote:
個人觀點
1.隨車配備超簡陋,只看到收音機跟音樂與隨車電話組,而且做得讓人無言的大,我其實想問如果沒有視訊電話功能,沒有導航功能,這麼大顆有意義嗎?
還不如多內建一個導航增加價值,導航有很貴嗎?不過是一個平台外掛一個導航軟體,成本不過幾千吧..這表示甚麼?日系為了節省成本不願意花錢在車內,使用者需求根本沒在意吧,消費者想要的是甚麼?其實車內最基本的幾件,音樂,電台,車內藍芽電話之外不就是導航跟前後方隨車監控嗎?這整合會很難嗎?成本會很高嗎?與其在車身塑料件弄幾孔呼嚨消費者,還不如多在內裝上增加實質的價值吧,難不成還要在售後要求消費者自己買單?或者做人情贈送?
2.其實車身低不如多做一個滑板設計,車身低遇到路障或者是不平路面或山路的下場就是悲慘,到時候車底盤的維修費會讓你欲哭無淚,而且座位這麼低是給幼童方便嗎?似乎實際上的好處並不是很大,其實座椅下方增加延伸滑板方便輪椅推車之類上車的設計可能會比放矮車身更好吧,設計的重點在於不減少車的優越性增加附加價值才對
3.最讓人吐槽的是第三排座椅的設計,你覺得第三排座位要拉出來方便嗎?看第二排座椅要放倒都卡了半天,好了給你弄好第三排座椅,那第三排成員要進出是不是又要第二排成員放倒座椅才能進出?如果不是這樣,那第三排至少要有一個座椅折起來才能從後背門離開,想想成員有辦法站直身嗎?這種用爬的離開的體驗感會好嗎?難道這真的是為了一百五十幾矮日本人設計站起來一百六勉強伸展的車身?這不適合台灣人吧!與其這樣還不如後車身設計拉長車寬加寬座椅中間留個小空間方便側身油後車門進出吧,而且即使第三排摺起來,可以置物的空間也小到讓人不滿,在第二排空間狹小必然往後推的情況下,原有的第三排空間應該只有一般轎車的置物空間一半深度,這樣的設計真的讓人感覺不出誠意;
下面不是護航,只是講幾個事實
1.目前車機的導航,未來會逐漸消失,由手機上的app配合carplay/android auto等連結方式取代。
日本Toyota也正朝此方向著手,也因此不再跟Denso合作導航主機。
2.Sienta屬高車身設計,因此低重心會很重要。
而且說真的,搞滑板跟輕抬一下,大多買家都會選後者。畢竟滑板也會佔用空間跟額外成本。
當然福祉車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Sienta也很適合當福祉車就是了)
3.你看過Sienta怎麼收第二排座椅嗎?
那只有拉一下把手而已,座椅會自動彈收起來。
第三排的確要第二排,兩座椅其中任一個座位收起才能進出。
如果要收起第三排,需要拉拉桿才能64分離放倒,再由尾門處將第三排推成地板。
這很多人跟媒體引用過的日本原廠影片,拍得更清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