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hulala wrote:
請問 市面上有那一臺車使用傳統電池技術的?
有那一台車 要插座充電的?
偶實在不知道
已經沒生產的GM旗下的EV1跟EV2,還有最近的電動超跑Tesla都是使用傳統電池,Toyota的油電車也是使用傳統電池,像是鋰與鎳氫還有鉛酸,而非使用燃料電池,要詳細說明的話從功能上可分為幾種:
1.純電動車EV--完全使用電瓶,電瓶沒電就掛了,例如EV1、EV2跟Tesla。
2.免插電油電混合車--一樣使用汽油,但是不能也不需要插電,例如Prius就是一例,配備的電瓶小只能短距離行駛數公里,電瓶主要是用來維持紅綠燈引擎熄火時的空調,還有減速跟下坡時能量的回收。
3.可插電油電混合車--一樣使用汽油,但是電瓶特別大顆,例如Volt擁有16kw的大電瓶,免啟動引擎就能夠行駛40英里,主要是設計給短程通勤族,可以擁有通勤免燒汽油的好處,但是要長程行駛車載發電機,還是可以提供長距離行駛免充電。
4.燃料電池車--顧名思義燃料電池就是吃燃料的電池,而燃料電池事實上是一種發電機,目前車用的都是吃氫氣,也是一樣不用插電,但是目前價格仍舊高昂,氫氣也沒比汽油便宜,所以上市之日恐怕還有十年。
leoshueh wrote:
過不了多久, 和泰就會用日幣升值的理由調價, 再把政府的補助抵銷掉.
早就已經做了,從103萬調整到119萬,車廠早就比百姓更早知道法案會過,所以價格上早就調整完畢,所有調降的貨物稅全部入Toyota的口袋,消費者又做一次的冤大頭,這就是市場競爭不夠的問題,當某家車廠獨大的太過離譜,消費者只能被予取予求,在Toyota失去省油與低故障率光環的此時,不曉得有多少人還在沉迷在,十年前Toyota曾經用心經營的時代,而那個時代早已市佔率的提昇而遠去。
gladiator wrote:
早就已經做了,從103萬調整到119萬,車廠早就比百姓更早知道法案會過,所以價格上早就調整完畢,所有調降的貨物稅全部入Toyota的口袋,消費者又做一次的冤大頭,這就是市場競爭不夠的問題,當某家車廠獨大的太過離譜,消費者只能被予取予求,在Toyota失去省油與低故障率光環的此時,不曉得有多少人還在沉迷在,十年前Toyota曾經用心經營的時代,而那個時代早已市佔率的提昇而遠去。
對車廠有意見是無所謂,但這種與事實背離的資訊沒有必要到處散佈吧?
prius剛上市的時候就是118萬,後來隨著日幣升值漲了一萬,變成現在的119萬,何來103萬??而且2006年第一批車進口到台灣的時候,由於數量有限,還是不二價賣,是後來數量漸漸多了,經銷商有庫存壓力,才有比較大的折價空間,但小賣價一直都是維持在119萬,從來就沒有103萬這個數字。
ThomasLin wrote:
對車廠有意見是無所謂...(恕刪)
遐想奶茶 wrote:
動電車調降貨物稅應該不會與現行的刺激買氣降貨物降3萬加總起來降價,法條不一樣.
況且立法院那一關到現在仍沒有動作.
以Prius 售價103萬扣一扣加上車險也還要八十五萬左右.
平均約 21 Km/L,市面上1.5的小車現在油耗也有17~18 Km/L左右,換算cp值也不怎麼划算.
油電混合車將成為過渡性的車種.
降貨物稅會迫使車廠提前推出電動車款.
請看第一頁網友的發言,初始販售價格103萬不是我說的,看到了我也只能查證現在的售價去評斷,我對於車廠是有意見,但是沒有偏見,沒必要刻意去醜化某車廠,也不會刻意去吹捧某車廠,不要也不需要幫我把帽子戴的那樣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