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去Toyota 試乘Camry2.0E, 要如何開, 才會比較了解其操控性, 要上高速公路嗎?

關於美國的說法,我會這樣去解釋,美國道路跟歐洲國家不一樣,這也是為何美系車設計上偏舒適而非操控(靈活性),而CAMRY設計取向也是比較偏美式,空間與尺寸上也較大些,自然性喜大的美國人選CAMRY的比率自然高,在歐洲則PASSAT合當地人的喜好,自然賣的比CAMRY好。
若要以美國市場銷售成績來說明一部車的優劣,我是相當不認同,畢竟在北美頭又大也是很吃得開的。
POWERED BY .\ /.
國外的camry懸吊用的跟臺灣的camry一樣嗎??
車子也不一樣~或許在國外~camry因為環境及法規的問題~
車子比較勇~皮也比較硬~開快也不會晃~~

但國產化的camry~~~那可就完全不一樣囉~~
以操控為訴求的車子,比如說三門喜美,1600cc,可是很小台,坐進去又很低,路感硬綁綁,方向盤重手,整個不舒服。
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喜歡。

其實CAMRY也蠻好開的,並非像某些人說的那麼差。

安東尼0609 wrote:
樓上的大大

我沒有惡意, 我並不同意您的說法
這並非輪胎是不是熱熔胎的問題
是這兩輛車的本質及懸吊結構不同的問題
CIVIC是賽車科技運用到市售車的一個好案例
前後獨立雙A臂的操控性本來就比CAMRY的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來得刁鑽
再加上CIVIC軸距2700mm比起CAMRY的2775mm短了有7公分之多
您應該知道操控性孰優孰劣了吧


其實這就是多數消費者的盲點,希望你不要介意,我只是提供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輛車的操控性到底從何而來?很簡單,就是4個輪胎,懸吊結構只是確保4個輪胎能有效地接觸地面,一但輪胎能準確接觸地面,就能提供轉向、煞車、加速等等動作,這是非常簡單的物理。所以當你用了高抓地力的輪胎,即使懸吊結構不改變,你的操控極限同樣會大幅增加,但這增加的操控極限並不會影響大家所謂的"操控性",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台車的懸吊是偏軟,你換上最高等級的輪胎,懸吊一樣偏軟,不會改變,但這輛車的操控極限卻會大幅增加,這就是我要說明的地方。

以市售車來說,不論是那台車,基本的設計都是為了舒適而不是去殺彎,即使是CIVIC,也是在舒適當中去找一個平衡點,讓車會給車主多一點的操控感,在國外很多汽車雜誌都會去作所謂的側向G值測試,就是去測出一台車的操控極限,像被大家捧上天的ACCORD 8代,國外的測試就在側向G值就輸給CAMRY,不過這樣的測試也有一個盲點,因為側向G值測試只是針對單一方向繞圈,但在實際上路,懸吊行程比較長的車型在緊急換道時,就會因為行程過長,讓另一邊來不及回來,而會產生車尾不穩定的現象。很多TOYOTA車主會覺得高速車輛不夠穩定,大多就是在這個時候,但其實工程師都有想過這個問題,所以toyota車彈簧上緣的阻尼跟下緣差很多,就是當你用比較高速過彎或是換道時,你會覺得車輛側傾很快,但其實到了一定程度以後,車輛要再繼續側傾的幅度就有限,但多數駕駛到了這個時候通常都會有點擔心而收油門。這就是TOYOTA車的特性,跟HONDA特性有差異的地方,HONDA就會把阻尼調硬,讓車主對於路況的掌控比較有信心。

我自己曾經是lexus ES300的長期使用者,現在則是ACURA 3.2TL的擁有者,ES300跟上代CAMRY共用底盤,只有在彈簧跟避震器的使用上有所差異,而我所開過的這兩台車的最大操控差異,就是TL的雙A臂轉向比ES準很多,因為雙A臂的最大用途就市確保輪胎不論在何種情形都能完整接觸地面,而ES就需要比較多的調整,但麥花臣的好處在於構造簡單,所以開起來的順暢度反而比雙A臂要好很多,但如果你要說ES跟TL有很大操控極限的差異,我想如果給ES換上一組summer tire,操控極限就有可能比我TL上用的four season要好了。

以上是我個人對於操控的看法。
ThomasLin wrote:
其實這就是多數消費者...(恕刪)


很精闢的看法

大多數人把操控極限跟操控性混為一談

操控極限簡單說是同一台車過彎時不側傾避震器硬梆梆車身很穩
單圈速度一定不比避震器軟一點過彎時稍微側傾快

操控性應該說是車子安定性與車身動態的改變程度能在駕駛者的預期之內而帶給他的信心
豐田的強項絕對不會是操控性.他是以舒適故障率低為主打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