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定律」啊,你找個人天天坐各式內裝的車、開各種車款的車,累計不小的時數後他也可以講個頭頭是道。但想想看哪種人才會有機會可以累積時數感受不同車款的設計?要嘛有錢有閒、要嘛工作必需。一般人去展間坐展示車,坐上去十來分鐘不下來業務就要變臉了,十分鐘對於第一次接觸此車的怎麼可能講得出內裝質感細節?一般人一生搞不好也不會開超過五款車種,能講出來也是粗略的刻板印象。沒認真摸個老天半,開上班一兩週,是講不出什麼有參考性字句的。你看車評油土伯不也都是把車借出來認真拍一輪、開腸剖肚、上山下海操環島、才能讓自己講出來的話比較有說服力嗎~ 若有業務可以讓一般人上車把玩整天,開出去繞個50公里再回來,開引擎蓋再頂高詳細介紹;不懂的也可以教成略懂略懂。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一層境界:指涉世未深或未經深入思考時,將表象視為真實。「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二層境界: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對事物產生懷疑、批判與求知的態度,開始質疑表象,探究本質。不再僅僅相信所見所聞,而是深入分析事物的真實性與本質。「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第三層境界:經過懷疑與辨別後,真正徹悟事物的本質,回歸事物的本來面目,看見事物的本質與整體。不是不懂欣賞, 內裝質感好, 性能好的車而是那些東西對我而言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