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沒將未來全押在電動車 事實證明TOYOTA是正確的

Alex821 wrote:
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說. BYD就如三星DRAM一般。是政府扶植重點。2023年中國政府資助735億台幣。你說日本油電要靠台灣政府保護?那BYD就是自力更生?

禁止中國車進口不就是台灣政府在保護?
光一個MG就打到和泰跑出來獻策阻擋了
大魔王比亞迪還沒來耶
便宜治百病啦
消費者哪管你什麼政府補助
貿易障礙才是真正的保護
emeryville wrote:
禁止中國車進口不就是...(恕刪)


不反對MG或中國車進口。
但技術上來說BYD只有電動車夠好的,油電細看就知道不夠細膩。
在台灣中國件組裝車與中國製車受影響。
日本油電我也是買進口的。跟國產政策無關XD。單純因為MG 那套PHEV太爛了....
emeryville

不是每個人都有錢或是願意花比較多錢買豐田,便宜就有人會買單。看看中國跟泰國就知道了。

2024-11-07 16:20
這種三寶御用車,策略絕對不會出錯的......
我想問一下現在買油電車的人,為什麼以前不買現才買
油價也沒特別貴

油電車與純燃油車競爭了20幾年
油電車的對手本是燃油車,怎麼現在好像是跟純電車在比較

豐田押不押電車不是眼光的問題,是有它的包袱在
是在以現有產業結構去對抗這一場產業革命
豐田不只一次提到,是汽車供應鏈被影響而產生巨大的失業問題
這就是全球最大車廠的包袱,不到最後一刻又怎麼輕言放棄既有的優勢
豐田最大的2個市場,美國與日本...都是汽車排放相對寬鬆的國家,以致有其底氣用油電打天下

那你說豐田就不怕,各國若干年後陸續執行的燃油車禁令嗎?
還是會怕,怎麼不怕,不可能去賭燃油車禁令,在氫能不成熟的階段,EV還是得投資下去
豐田也跟其他車廠合資電池廠,日本政府還要補助1/3費用,也在北美加大EV方面的投資
撐固然要死撐,但該避險的動作還是有在做

豐田現在的做法就是維持獲利,先不強爭EV市場...底下鴨子划水突破固態電池
畢竟去碳大勢無可擋...會排碳的車在未來一定是沒活路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