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汽車零件降稅玩假的,車廠員工選前上街頭

taihoo wrote:
30萬個汽車產業勞工...(恕刪)

國慘車進口價依直讓消費者詬病,跟零件稅有什麼關係?
降稅一定會降價?CRV客貨車貨物稅10%,台苯照樣收進口袋。
降價給消費者?別做夢了。
就算車價降10%,照買進口車,命比較重要。
韓國保護最多
小型車約20幾萬
稅也減半
韓國車的引擎和變速箱也大有改善
韓國車經過這些年的改進也成為世界前10大車廠

台灣做不出核心技術的引擎和變速箱
研發和製造都是個問題
政府過去收的貨物稅不知用在哪
汽車進口貨物稅收了這麼多年
台灣還是沒有製造出汽機車的引擎和變速箱
這些錢應該補助能研發製造引擎(核心技術)的廠商
國產才有希望
機車 卡車 戰車 飛機 輪船 戰艦 的動力系統才有更大的願景
稅金應該投資在
能保證製造出引擎的廠商 找全世界最好的引擎專家 一起研發第一個台灣引擎
像韓國一樣 然後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用納稅人的錢去補助廠商 車價回饋納稅人)
純台灣生產的引擎的車 用很低的價格 讓台灣人受惠
租稅正義是 用我們的錢去研發 要還給我們 不能獨厚廠商?
終極目標是培養個30年 就能像韓國車一樣 成為全球10大品牌

引擎永遠都要進口
要怎麼深耕核心技術和品牌
遲早會像saab rover 一樣面臨核心技術競爭力不足
危機也出現在 Maserati 因為Ferrari決定不再提供引擎給他

不過電動車時代
這是一個台灣汽車品牌切入的契機
馬達 電池 成為核心技術
政府應該把貨物稅補助在未來車輛動力(電動車的動力)的核心技術
研發更輕 更高效能的馬達 及電池
電動車0~100加速都比部分V8 V10 V12 引擎的超跑快
台灣機會來了
配備拔東拔西,安全係數差勁的國產組裝車廠,還是全倒了好,
良善政府的責任應該是使人民能夠用合理的價格購買到更好的產品,
所以,整車零關稅早就應該實施了。
脊椎是讓你站著
不是讓你蜷縮躲著

關稅已經保護那麼久
就無能腿麻站出來 競爭嗎?
看到這新聞 也難怪 國產車和進口車的銷售

已經出現黃金交叉了~

就看看有多少人會上街頭!
在台灣搞這些有的沒的
消費者最後也沒得利
車商能搞的花樣太多了
光是奶粉事件就很清楚
進口車已經追上國產車
國產車競爭力不如人是事實
懶得打太多字
感覺回饋不到消費者端的啦,
就算有,
可能也不到10%……。
更別說企業裡面的基層員工,
通常可能頂端下來一層層剝削走了…
風城小畢 wrote:
日本薪資台灣4倍.....(恕刪)


你只看到日本薪水是台灣的四倍,
那你有看到日本外銷的出口數量是台灣國產的幾倍嗎?? 2019/9月豐田177,117輛。
台灣賣最好的國瑞一個月加總也不過就破萬台,差距算15倍就好。
至少差了15倍的生產額,RAV4整車進口當然可以殺到見骨,也只有豐田做得到吧。
日本當然很樂意整車低價出口到台灣,能墊高日本的貿易額又不用多花人事成本有何不好?
而台灣國瑞賣一年的總額還不到日本一個月的總額,台灣還要要求相同的車價及配備。
更不要忘了,台灣所有的車廠"都只是組裝廠",90%以上的汽車零件都仰賴國外進口。
而台灣因為政治惡鬥的環境下,錯過了許多與國外接軌的協議,
現在台灣連要外銷到他國都因為協議問題而斷單了,最後苦的還是台灣老百姓。

日本進口車固然有它優良的品質,大立吹唪進口車品質多好多便宜時,
一昧打壓國產車畸型的生態鏈,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並不是件好事。
站在營業者的角度,大概只有經銷商是希望台灣車市只賣進口車吧。
如果有一天台灣只有進口車可買時,等到汽車保養維修時才會悔不當初。
zilong wrote:
你只看到日本薪水是台...(恕刪)


你講這麼多,其實沒意義

同樣品牌價值、差不多車型
國產車 跟進口車還是日本製
一般人會選哪一個?
我相信普遍都是後者 進口車


為什麼要挑國產車?? 最大因素就是車價相對便宜、保修便宜
當這兩點關鍵因素 ,漸漸差距縮短
買進口車,很意外嗎?

你應該去思考為什麼人家進口車會追上

國產車CP值 是不是不太行了?
台灣值得國產車嗎?
近幾年,國產車甚至未標配
6SRS、ESP(還要政府強制)、T-NCAP
多少人因為無知而命喪國產車內

重點是,國產後,還賣的比進口車貴

這樣爛的產品,又貴,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

再說,進口車就沒進口相關稅率嗎?

為了無知的人命,國產車實再沒必要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