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夫@ wrote:
日本開發這台"小車",原本就是方便日本道路狹小與高齡化社會乘載老人用途居多的"老輝阿"車,價格從50萬到頂級油電板才75萬台幣。
國產化應該降低成本,想不到賣的是小盤到大盤價。
內裝充滿塑膠,廉價感重,光看那平板版薄薄四四方方的坐椅椅背等,
就覺得跟小發財貨車座椅一模一樣。
很認同, 我也這樣覺得!
s.t.c wrote:
這車在發表時我也滿心期待,因為車身與空間利用真的很有亮點,即使是非常不愛T牌的船般操控的我也很想去看看,一上市不久我就抽空利用午休與同事一起去看,結果。。。,我不知道為甚麼散發這麼嚴重的塑膠味,不用開,只是坐在裏面就頭暈想吐,別的也不用再說了,只好說跟這個牌子的車無緣,也希望這只是特例,而不是用料處理的本質問題
真的, 我也一上市隔天門市有實車就去賞車了, 但因為質感、車長與安全, 最後買其他牌的SUV...
mlmlmltw123 wrote:
這台車之所以只有台灣才有1.8,是因為外型太怪異,以至海外很多國家都不願生產,台灣和泰獨排眾意選擇國產,所以海外左駕板生產成本高,和泰為了利潤,所以這台車生產時只好能偷就偷,能減就減
很實在的講法, 這台車cost down偷很厲害!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