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海外新訊】世界首見具備手排齒輪的CVT變速箱! Toyota發表TNGA專用科技

那智傑有全套的AR系統, 還有7吋的中央面板, 這才是令人動心的配備
希望能克服雙離合器自手排耐用上的缺點。
我一直很納悶,t牌何不專注油電再加機械增壓的技術,如果一台1.0房車,機械增壓0.6bar再加個馬達,肯定性能充裕又超級環保
不過我也只是想想罷了

espirit42 wrote:
那智傑有全套的AR系統, 還有7吋的中央面板, 這才是令人動心的配備


那牌是12吋
要酸之前也要做功課
反觀Toyota到現在還做不出10吋以上
還要靠淘寶
12吋那牌再次完勝無誤!
TOYOTA的妥善有目共賭,在舊有技術成熟下不斷精進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反觀納智捷要妥善沒妥善,車賣的不多災情卻不少,要技術沒技術,動力核心都買別人的,連大陸垃圾引擎都買回來上,人家「它在抖」是名字抖納牌是真的「車在抖」,U6GT,充其量只是台原廠幫你改好的拼裝車,套件都是買來的,這樣到底是那來的自信去對別人「自家」開發的科技說嘴?AR?排賣網站一對外廠隨便都買的到什麼車都能裝的東西何來科技可言?而且還不貴,加油好嗎?
TNGA模組化底盤才是節省成本的一大利器!
省成本 多產量
國產應該遲早會導入
某牌也只剩大尺寸螢幕跟AR可以拿來說嘴了,看那抖動的大陸引擎還要放棄保固自費到外廠解決

john090501 wrote:
那牌是12吋要酸之...(恕刪)


豐田也有大銀幕的車啊!(其實很多車都有啊!)




aazz3300 wrote:
希望能克服雙離合器...(恕刪)


豐田的特性是穩定適合大眾使用.

先進科技,尚未成熟,增加不確定風險. 很多新科技一次擺在一台車上,風險更大.

我是做車產業的.進入一個新的車業客戶的供應鏈中,要花好幾個月的拜訪, 樣品經過幾年的磨合測試. 但是進入供應鏈後,六年內基本上不發生大問題都不會被換掉.

我認識一堆其他產業的人想進車業,以為價格對規格對就可以馬上賣給客戶了.這不是車業的玩法.要花時間慢慢驗證的.

為何?車出事情會死人的.

一點一點導入才是豐田風格. 部分歐美車廠喜歡一直導入最新科技, 部分驗證不成熟的產品導致問題, 會讓客戶很不爽,整個品牌形象就大毀了.
看到這概念突然想起2013年畫的這張圖

(我不期待有人看得懂XD)
那時候設計的概念是可以承受高扭馬力輸出+保證動力不中斷+保證動力傳輸效率以及純CVT的ECO模式混合
不過總覺得我自己畫的這設計實作出來應該會太笨重結構也太複雜XD
可惜現在還只有一個檔位作輔助起步用,如果能在終齒在作一個檔位作高速巡航用應該很不錯?

miketu wrote:
我想靈感來自 jatco cvt 的 子行星齒輪吧.


有同感加一!
構想真的很像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