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國產神車不賣了?汽車經銷商悲觀預測:台灣國產車,5年內就要消失

aquaeuro wrote:
這又是和泰對政府的求...(恕刪)


要說環保的話,這篇比較像是拿和泰來幫魯龍中華坦吧


國瑞只要日本下放油電就可以解決一堆事情了

魯龍中華電動車到現在還在難產
Sienta的失敗來自於和泰高層的高傲。
和泰代理豐田這塊招牌,市佔率一度逼近四成,年年市佔率居第一位,讓高層和豐田誤判台灣車市的轉變。

台灣15年以上老車多,不單都是中高年齡層在持有與駕駛,很多年輕人買不起新車,都是開著家中父母的車。台灣車價真的合理嗎?

消費者不會去關心一具模具要使用多少年才能攤提,這問題是製造商的問題,不然製造商每年在降低成本是幹嘛的。

近年來,安全議題一直被重視,主要是從食安開始,人民開始意識到日常生活周遭哪些需要安全。
台灣車商永遠都是慢好幾拍,從來不認真做市場調查,只在乎滿意度。先有銷售,才有服務(滿意)。為何銷售量變少?行銷分析真的有啟動嗎?
個人認為車商高層太輕忽網路力量,以為網路上的討論都是競爭對手製造的,或者以為網路鄉民不懂車,就憑藉在車界的經營及賣車的經驗,一直用送3C產品、家電、抬高售價製造折扣很大、延長看得見吃不到的保固等方法在行銷。
我想進口車的成長是懂得跟上時事與潮流,就像樓主貼文說的,國外製造量大又可以馬上做改變,量大可以抑制車價,廠房大可以交互支援新技術的引進。

台灣每年交通事故原因就是那幾樣,商機就在那,可是車商就不懂得變通運用。只會跟消費者計較成本,用安全分等級,將國產的彈性完全盡失。台灣人真的只在乎皮椅、LED燈、電動收摺、恆溫空調嗎?滿意度很重要嗎?
確定會倒?
和泰eps多少
裕隆eps多少
Eps很賺esp還是不給

asdf3164 wrote:
為了台灣人的就業機...(恕刪)


在製造廠的勞工才多少人,如果沒有佔勞工總數30%,憑甚麼犧牲大多數人買進口車的權益。
國產車價不降低才是主因,得不到便宜還藉口一堆。
就算國內車輛製造廠倒閉,台灣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因為車輛製造本來就不是經濟主體。
Camry
說穿了就是因為計程車車種解禁
才會走上末路的

不然原先Wish停產後,不說二手車的話
符合排氣量2.0 & 轎式 & 便宜好養
怎麼看都只有Camry符合此條件

現在不再限定轎式後
Camry的最後價值就被剝奪了
畢竟中大型房車市場是衰退的
會買大型房車的,通常也是考慮進口1A2B
要小車大空間也是以SUV的車種為大眾
不然就是直上MPV的車型
台灣車廠就是賺很大阿!一直說幹話
在日本馬3價格比Sienta 還貴
在台灣就反過來...Sienta比馬3貴

台灣的馬3是進口車,要關稅要貨物稅...
Sienta是國產車,5人座掛客貨車牌,少了10%貨物稅
還能賣比馬3貴...
這樣是台馬把馬3定價太好康,該賣至少再貴10萬才對阿
還是和泰定價太貴...少了10%貨物稅還能這樣賣

日本勞工薪資大概是台灣的兩到三倍,
國產車還比日本貴這麼多,不是講幹話不然是什麼?
老人不進步反怪國外進步太快?

台灣太多公司及產業都是

一樣的心態,被淘汰剛好而已
和泰去年上半年都大賺約一個股本
每季也都是賺錢
怎麼還有汽車經銷商悲觀
都賺大錢了
還這麼悲觀
應該是嫌賺太少
兩輪漫遊山水~城市中,就愛自由自在-悠哉放空。

csjerry wrote:
列張表看看空間,價...(恕刪)

+1。
以這台車要取代WISH跟INNOVA,簡直是笑話,不是SIENTA本身問題,而是策略根本就是大錯特錯,車格、車型、特性完全不同要如何取代?以和泰如此叱吒車壇會端出這種菜,我是很好奇,行銷的豐田這其中是有什麼誤會嗎?
還有月銷500~1000台,就以不符成本改採進口方式,那麼台灣其他車廠該關門了,CAMMRY還算是排行榜常勝軍,這兩三年要不是TIIDA、LIVINA這兩台低階車幫裕隆衝量,CAMMRY也常是銷售前5名的車,當然前四名也是他兄弟就是了!比起他牌同級車都是2位數以下銷量,CAMMRY在該級距算是暢銷車了。

stoak wrote:
國產神車不賣了?汽...(恕刪)

不就是國產車商自己作死的嗎???
這有那麼難理解嗎??
有什麼好報導的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