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ing Karma wrote:
其他家也有認真的,...(恕刪)
"但若以為和泰只能賺Toyota車子的錢,那就大錯特錯!和泰策略聯盟的「HOT大聯盟」,做的正是各種品牌車款的中古車市場,後續同樣進入和泰的保險、貸款、維修體系。也就是說,整輛汽車,從一開始的製造,到最後生命終了送進廢棄場,每一個環節,和泰沒有漏接,一條龍式的經營,一網打盡。"
上面是內文有提到獲利的關鍵
很多人都不看內文自由心證亂回文亂酸,根本毫無建設性
最近1集汽車節目(57夢想街)也有提到"裕融"為何股價大漲,雖然"裕隆"汽車賣的不怎麼樣
在在的都點出了汽車業其實獲利的關鍵早就不是在賣新車了
而是賣出去之後的後續每個環節賺的錢才是關鍵
汽車產業並非只有"汽車製造廠"這一環,集團能夠賺錢必有他的成功模式
不過我覺得和泰現在最大的隱憂除了豐田不要他,還有國產車市占率節節敗退。其實最大的推手就是和泰,做莊的不安居樂業,還有記者報導這種主題和泰也笨到給報導,只能說想賺股票錢想瘋了~
那到底該怎樣? 關稅要降還是不要降?
不過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就算關稅降低,中小型入門房車的性價比成長也有限的,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那些組裝線的員工可以收收回家了....是說現在國產車越來越少,組裝線員工本來需求就不高
keivnchen6516 wrote:
國家太過頭保護台灣車商
導致車商把消費者當肥羊宰
現在全球手機市場慢慢被大陸廠商吃掉
台灣品牌廠節節敗退市場越做小
台灣一堆大陸品牌手機滿街跑
過不了幾年政黨輪替
大陸品牌車子以拓展到全球市場
台灣一開放進低關稅整車大陸車
到時台灣遍地滿街跑便宜大陸車
只是現在卡在政府政策沒變
變成人民買車都是政府與車商的肥羊
任他宰任他加價與增稅
上下其手
每年車商漲價都說物價上漲成本提高
那物價跌怎麼沒跌回去
每年車價故意漲個5~10%
只漲不跌的
真是很誇張...(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