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呀...84.9萬起的日本進口車,海關進口不到60萬吧...即使日本自己賣也差不多70萬上下的國民平價休旅..........光政府,和泰,日方....三方就拿超過終端車價1/3以上了吧frogghoul wrote:入門?都快百萬的車...(恕刪)
以車來說,Rav4的定位在日本豐田眼裡,當然是入門休旅....只是台灣車商賣的貴,拔得多....歐洲價格是差不多但是歐洲配備至少給的都齊....台版特規一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槓潘仔版frogghoul wrote:原來你是依國外來說...(恕刪)
我是RAV4車主,一般狀況下,RAV4沒後座出風口是勉強可以的。但休旅車內部空間通常比較同等級四門轎車大,而且行李廂和座艙之間無法隔絕的很好,所以空調的冷氣要負責把超大座艙與行李廂空間裡的空氣降溫,效率就有所犧牲或浪費了。大家想像一下,假如家裡客廳是臥房的兩或三倍大(假設西曬條件一樣),那客廳的空調是否要買比較大(就是BTU值)的呢?另外,休旅車主打視野較佳,所以前擋、後擋和四面車窗的玻璃都比轎車大,問題是玻璃不怎麼隔溫(車體雖是金屬,但通常有填塞隔音以及防震材料,這些材料有很大的隔溫作用。),所以休旅車受車外溫度影響更大。當夏天車子經過曝曬之後,沒後座出風口的休旅車會有一些問題,第一是車子整體降溫速度較慢,另外,等到前座溫度降下來了,後座的溫度卻還沒完全降下來。雖然前方的兩個中央出風口會把冷氣往後座吹送,但後座的人覺得空調(風量、溫度)太強或太弱時,就得請前座的人幫忙調整。後座出風口有好幾種等級,最陽春的是只有出風口,好一點的還可以調整風量,更高級的還可以調整後座溫度(比前座設定溫度高或低1~2度),最高檔的是可完全獨立於前座設定溫度。其實前座的空調也有這種概念,就是雙區恆溫,副駕駛座的空調可獨立調整溫度(比主機設定溫度高或低1~2度)。我的RAV4就有雙區恆溫,既然前座都需要雙區恆溫,為什麼後座(離前座較遠)的第三區連個出風口都沒呢?所以個人希望RAV4,應該說所有休旅車,起碼要有後座冷氣出風口的選配,就算是最陽春的也好。
smallchyun wrote:這兩天好熱,有車主可...(恕刪) 我是2016 RAV4 HYBRID車主上周天氣開始破35度昨天母親節去吃飯為例整車滿載五人,抵達餐廳後車放在餐廳門口曝曬兩小時中午的太陽下午2點發動離開,為求盡速降溫冷氣開到約8成風量+24度約5分鐘前座人把風口轉開約10分鐘後座人說有點冷風量可以轉小到一半20分鐘後後座人說風量可以轉到3分之一溫度調25度就好30分鐘後風量轉到5分之1溫度調25.5度1一路到家,後座人已睡翻以上的冷房效果提供參考若這還不叫夠冷夠強0我還真不知道甚麼叫做冷房效果又冷又強了111日本原廠設計如此,出口到北美與台灣與中國內地生產的RAV4都一樣沒有後座直接出風口,小改款後還是沒有加上這個出風口或許就是考量到有沒有必要的問題以上提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