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ight_huang wrote:
所以大部份是 岐管噴油! 跟前代 1AZ 一樣嘛!
奇特的是增加壓縮比的 6AR 在 4000rpm 的扭力竟沒比舊引擎優異!
或許是 86x86 缸徑非採長行程的極限宿命吧!
歧管噴油有什麼問題嗎?
VW EA888不也是低轉速歧管噴油? 因為這個轉速用歧管比用缸內有效率, 不需要用歧管形狀做空氣擾動, 用歧管噴射就可以強化油氣混合
缸內只用在怠速跟中高轉速
而且歧管噴射還有附帶清潔進汽門的好處
新世代引擎為了降低pump loss與減少NOx排放, 高流量EGR基本是必備的元件, 燃燒過的廢氣送回歧管重新注入汽缸, 久而久之就在進汽門背面產生一層積碳, 純缸內直噴對汽門積碳毫無辦法, 而歧管噴射至少還有自清作用
另外就是6AR增加的壓縮比並不是"全時"的, 低轉速低負載是阿金森循環, 高轉速高負載才是奧圖循環
阿金森循環的壓縮比本就高(其實應該說是膨脹比), 扭力本就低
多少轉以上才會切換到奧圖循環原廠沒有公佈, 但若我來設計的話, 大概只會留最後5000~6500RPM這段是奧圖循環吧, 其它全部都是阿金森循環, 畢竟壓縮比很高, 若不像Skyactiv那樣有4-2-1排氣頭段, 奧圖循環在低轉速高壓縮比很容易爆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