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這個年份的ALTIS壓縮機非常耐用,很少有機會換壓縮機,曾碰到ALTIS開4~50萬公里修冷氣,壓縮機還是原裝的,都過了幾年,車子的冷氣還是好好的。
如果ALTIS壓縮機會發生內部咬死的問題,里程又不高(30萬公里以下),通常有維修不當的車歷,只是車主自己不知道而已。
先不管壓縮機內部咬死的成因,如『更換壓縮機時,不清洗管路/更換冷凝器有什麼後遺症?』內容所述,壓縮機咬死只更換壓縮機,很難避免冷氣不夠冷與壓縮機縮短的結果。
如『為什麼要清洗保養冷氣管路系統?冷氣管路系統如何清洗保養?多久要做一次?』內容所述,冷氣管路系統多久要清洗保養一次,其實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曾有ALTIS的車主在3~4萬公里就想進行清洗冷氣管路系統內部/更換冷凍油/更換冷媒程序,依照『為什麼要清洗保養冷氣管路系統?冷氣管路系統如何清洗保養?多久要做一次?』內容所述,TOYOTA正常使用與保養的車輛,最快等到10萬公里再做即可,沒必要這麼早做,車主好不容易在去年才開到10萬公里,依照計畫進行清洗冷氣管路系統內部/更換冷凍油/更換冷媒程序。
附註:目前即使討論上需要,Mobile01也禁止使用連結進行說明,因此『』內的個人說明資料無法提供連結,請見諒。
第1次使用螢光劑是在2007年,有好幾台的狀況是冷氣管路內完全無冷媒,經冷媒測漏程序確定,連微量洩漏點也沒有,Miller心裡知道大概是什麼狀況,但不方便告知車主,只好假設是間歇性漏冷媒的問題,先充填螢光劑與全新冷媒,等冷氣不冷時,再重新二次複檢。
什麼是微量洩漏,就是用電子冷媒測漏儀(具備標準氣體校正功能)確定輕微的冷媒洩漏點,但是塗抹肥皂水看不出洩漏狀況,把管路拆開檢查,可發現是O形環未更換、O形環未裝好、O形環規格不正確...等結果,但很多人會認為是儀器誤報的結果,還是無法拋開沒冒泡泡就是沒漏冷媒的傳統認知,誤解高精度/高靈敏儀器的正確性。
這麼多年過去,那些車主到現在也還沒回來。
附註:目前即使討論上需要,Mobile01也禁止使用連結進行說明,因此『』內的個人說明資料無法提供連結,請見諒。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