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令人感動的 .... Toyota ....

看新聞 和泰說 福祉車推出 10年 共銷售100多輛

在日本應該甚車種都有福祉車吧
甚至包括 開車改用搖桿
http://lv.nissan.co.jp/LINEUP/index.html
不只是對老人,對「身障者」也是莫大的幫助,
有「身障者」的家庭,這會是一個買車考慮的因素之一,
之前是有看過類似的裝置,但可以幫忙改裝的車廠必竟是少數,
再加上改裝的費用所費不貲。
當然,國內不只希望某一家車廠,希望有更多車廠提供類似的服務。

STAR-YGG wrote:
為何啊?冷飯熱炒,行銷罷了



別告訴我有哪個車廠作的事情不是為了賺錢...(恕刪)






雖然不可否認提供福祉車這類需求...是一種對於提升品牌形象來說很好的行銷方式

但還是奉勸你凡事多從正面一點的角度去看吧

整個國家在社福方面的發展...除了要靠政府之外...其實也是需要企業界跟人民的支持才能建構完善的

今天姑且先不管TOYOTA在"福祉車"這件CASE上到底真能得到多少實質利益

但從人對交通需求的出發點而言...這類交通工具設備的推廣...對於社會福利與關懷上的發展來說...其具備正面代表的意涵是絕對無庸置疑的

所以我們應該以正面的心態去期許其它廠牌能跟進此一正確的發展方向

而非一昧的從負面角度將這類行為矮化或醜化

畢竟這對於鼓勵企業界投注社福層面來說...不啻是一大傷害

因此既然大家都知道是對的事情...我們還是多給些鼓勵...少說些諷刺吧!!!

Benson.K
mazda5 日本也有出類似福祉車 , 不過台灣好像也沒有.. 不過滑門類車如果拿來改 出入會比較方便 .
benson0518 wrote:
雖然不可否認提供福祉車這類需求...是一種對於提升品牌形象來說很好的行銷方式
但還是奉勸你凡事多從正面一點的角度去看吧
整個國家在社福方面的發展...除了要靠政府之外...其實也是需要企業界跟人民的支持才能建構完善的
今天姑且先不管TOYOTA在"福祉車"這件CASE上到底真能得到多少實質利益
但從人對交通需求的出發點而言...這類交通工具設備的推廣...對於社會福利與關懷上的發展來說...其具備正面代表的意涵是絕對無庸置疑的
所以我們應該以正面的心態去期許其它廠牌能跟進此一正確的發展方向
而非一昧的從負面角度將這類行為矮化或醜化
畢竟這對於鼓勵企業界投注社福層面來說...不啻是一大傷害
因此既然大家都知道是對的事情...我們還是多給些鼓勵...少說些諷刺吧!!!
...(恕刪)




基本上你以上說的都對,但我的確也不以為然

為何呢?我想我還是稍微詳盡的說一下我的看法


因為以前女朋友的關係,我常去醫院或著是一些社福機構

你如果有真正去接觸社會的低下階層,去看看他們都過怎麼樣的生活

妳會很感慨

對於極多數及大量極需要幫助的人來說,福祉車對他們是莫大的福音

不過很抱歉,當全家五六口靠著一些手工的微薄收入一個月不到兩萬

家中還有臥病在床的人口,甚至家中其他人因病或傷殘也缺乏謀生能力

當你真的接觸後你或許會問,政府不會照顧這些人嗎?社福機構呢

我告訴你,錢不但少的可憐,一堆急需幫助及困苦的家庭也因為一些奇怪的理由不符合申請條例

即使錢能下來也是緩不濟急,就好像拿著一瓶礦泉水往森林大火澆一樣沒有屁用

這些家庭連機車都沒

更不要提改裝

也不要提購買福祉車

就連坐計程車去醫院都是筆難捱的錢

〈以上所言完全不是跨國大財團的責任,向來都不是〉

你想想,樓上提供和泰的數據十年一百多台銷售量

既是和泰那我們當成台灣好了

近25000000的人口,我就當幾十萬人是需要他人幫助的族群好了

以一個家庭一台車來講,整個台灣一年才幫助了十個左右的家庭,而且這車還不是送的哦,要花錢買


以豐田世界第一大廠用它的行銷廣告預算強勢,在台灣我覺得少說也有幾百萬人

十分之一好了,兩百五十萬人知道有這種福祉

對照才個有受到幫助的家庭


行銷廣告之兩百五十萬



實際幫助之10

如此懸殊的比例

沸沸揚揚的宣傳跟實際受到幫助的族群落差誇張的大

我說他這麼做不是為了行銷是什麼?


這跟XX銀行或XX機構提出什麼創業基金,圓夢基金

每天電視、報紙,雜誌強力放送

哇多少人知道這些機構多麼的負上社會責任,多麼的善意

XX機構的名稱與美意深印廣大的人心

拍謝!實際通過審核的人以個位數算


以上這些財團說沽名釣譽太過

但毫無幫助、不痛不養、錦上添花之意稍有基本判斷力皆知


請試著再思考一番

能夠為了家中有人需要就買了一台車

其財力絕對超過

最底階層



底層



中下階層



中產階級〈而且還是較高層的中產階級〉


隨隨便便買台車是一個正常的小康家庭負擔的起的嗎?

所以這些有能力買福祉車的人

明明家境就不錯

還需要這些大財團錦上添花嗎?

『真正需要幫助的族群無福消受

幫助的人又不是真的需要人家幫助的』


我說這不外乎是搏取美名是什麼?

所以我只認同你以下這句

benson0518 wrote:
雖然不可否認提供福祉車這類需求...是一種對於提升品牌形象來說很好的行銷方式


像這樣的行為沒有人敢說這麼做是錯的,也未必要認同我的看法

但大家是否能對一件事情真正深層的去思考真正會產生的影響,以及內裡的意涵

而不是照單全收其行銷行為

若還扯到以下


benson0518 wrote:
但從人對交通需求的出發點而言...這類交通工具設備的推廣...對於社會福利與關懷上的發展來說...其具備正面代表的意涵是絕對無庸置疑的


實在是有點偏離血淋淋的社會實際現實

以豐田賺的錢

以這福祉車能傳達出的品牌形象

以真正能受到幫助的人〈一年10個?〉

其落差能看嗎?


花在研發跟設計跟維持此部門營運及最後行銷的錢

跟一年十台的銷售量能成正比嗎?

行銷的豐田會對這種生意買單?

如此賠錢的生意為什麼要做?

以下兩個選項

A..佛心來的

B..行銷、提昇品牌形象

大家以為是哪種?

所以我上篇說他是為了行銷有錯嗎



沒有人反對這麼做

我當然也大力贊成

所以我沒批評這是錯的行為

財團不就是為了賺錢

誰能說他錯

問題也不是在於豐田

哪個世界級大車廠、大財團作同樣的事

很抱歉我也是同樣的評語

除非哪天他能拿每年三百多億的百分之一

玩F1的資金去實質幫助〈不是又想什麼花招賣產品哦〉需要幫助的人

我才會覺得她符合所謂的社會責任〈怎麼可能?誰每天打開門不是為了賺錢?〉

而不是只是單純社會正確、政治正確的事情


如此表面上、實際上都是如此行銷的用意

還要幫助其美化其對這個社會的善意

我想大可不必了

若心有餘力

與其要去對檯面上的宣傳錦上添花

不如去幫助台面下實質的雪中送炭


STAR-YGG wrote:
基本上你以上說的都對...(恕刪)


Dear STAR-YGG:

我同意你說的車廠都是以賺取利潤為目的,但是我覺得應該要從另外的角度來看。
當年Mercedes為了自己的Airbag把Audi的Procon-Ten說得一文不值
最後市場淘汰了Procon-Ten,Mercedes得到最後的利潤,形象,以及銷售數字

這代表Mercedes吃人不吐骨頭,為啥不捐點錢出來做善事?

我寧願用比較正面的角度來看,所有的企業都有社會責任,也都有永續經營的問題
Toyota在10年前推出Hybrid或是現在討論的福祉車
以最後的目標來看都是永續經營,賺長遠的錢
但是不能否認她們也肩負著一部分的企業社會責任,說得誇張一點就是「為全人類謀福利」

Airbag, Hybrid, Fuel-cell等動力科技,甚至Navigation, 4WS, ABS, BLIS, ACC等科技
都是企業為了追求更安全更好的明天,為了賺長遠的錢所研發的東西
對照部分國內車廠不斷追求短期的效益,那台灣的車廠還會進步嗎?

我開這主題是提醒大家,除了安全性,除了高效率的動力傳輸
大家也應該給予那些【願意】提供福祉車的車廠一些鼓勵

這卻是大部分的國產車廠,以及大部分的進口車商【不願意】做的事情
STAR-YGG wrote:
基本上你以上說的都對...(恕刪)


既然隨便推個福祉車可以提升品牌形象
爲什麼其他車廠不出這產品線呢??


如果覺得福祉車受惠的人佔非常少數
那是不是應該說說其他車廠連福祉車都不出

連幫助的機會都沒有...這點倒是沒看到您批評過

還有Altis福祉車...這算是小康家庭就負擔的起了吧
這點 T牌真的做到 領導市場了 鼓勵喔
scdgvrdgdgrfgwfwfdegrgthyjwsrwqESFRHYTJERYHRDGRG
okba0728 wrote:
這點 T牌真的做到 ...(恕刪)


不錯
有福祉車


但是
我更希望的是
給我主動 被動安全配備

希望向日本原廠看齊
SRS變成標配
或是像這樣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6110

這樣對於大家來說
才真的是最令人稱許的市場領導者
pest wrote:
爲什麼...(恕刪)


如果有去過德國的朋友大概常會見到AUDI與VW都有類似的所謂福祉車
且花樣更多

或許在社會福利好的國家這類車頗受重視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