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前後輪的磨耗速度不同,經常調胎可以讓四個輪胎的磨耗住況維持在比較一致的狀態,方便下次一次換掉四條輪胎,避免某個輪胎有使用時間時間過長的問題(假設你都不調胎,前驅車的後輪有可能可以開到七到九萬公里,如果每年只行駛一萬公里,則使用時間長達七至九年,輪胎可能已經變質,已經超過輪胎的安全使用年限)
2.因為底盤的設定有可能某個輪胎的哪個部位會有固定磨耗的比較快(如有發生通常是後輪的內側),或是跳花得很厲害,如果經常調胎,輪胎換個方向可以讓輪胎磨耗到原本磨耗不到的地方,便可以延長輪胎壽命
3.以保養廠或輪胎行的立場,這樣可以增加收入或是客戶回流的機會
小弟的車是八代CIVIC,在原廠胎、不調胎的情況下,前輪可使用3.5萬公里,後輪約2.5萬公里(你沒有看錯,前驅車後輪卻磨耗的比較快),前後輪皆沒有嚴重吃胎的情況,唯後輪有些跳花的情況。小弟沒調胎的原因如下:
1.小弟一年里程數大概只有一萬公里,換言之用比較久的前輪大概三年多就會換了,不會有輪胎太舊的問題
2.原廠保養廠調胎還要收費,但即便是配合的輪胎行有免費調胎的服務,還是需要花時間和油錢和精神前往輪胎行調胎
3.小弟買輪胎,無論一次買兩輪或四輪都沒有優惠上的差異
4.如非真的調胎調得很勤,否則還是難免的會有些微跳花的情況,換胎後會使輪胎噪音(嗡嗡聲)大增,而且如果調胎也有可能原本只有兩輪會跳花,調胎後變成四輪都跳花。小弟的車正好磨耗得比較快的後輪會跳花,不調胎正好可以讓後輪以比較快的速度汰換
5.不調胎等於每次換胎大多都是一次更換兩個輪胎,而車開在路上難免會有輪胎損壞無法修復的問題,在不調胎的情況下較容易讓輪胎維持在比較一致的狀態。假設今天你有一輪破損,有可能可以一次購入兩條新胎,將兩條新胎都放置在後輪,前輪則放上狀況比較好的舊胎,被淘汰的那一輪如果狀況好看能否賣給輪胎行,這樣您依樣維持在兩輪兩輪大概是一樣的磨耗狀態。如果經常調胎將四輪維持在一樣的狀態,如果壞掉一胎需要要換新,那您是要如何換胎?讓四條輪胎是三舊一新?如非您有財力、或是剛好其他輪胎也剛好都磨耗的差不多了,就可以一次換新四條輪胎,否則就會是三舊一新或是兩舊兩新的情況,而兩舊兩新的情況就是和不調胎的情況是一樣的,所以我不調胎
我覺得調不調胎沒有絕對一定怎樣比較好,最主要還是要看吃胎、跳花和用車里程數等情況來判斷。但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個人認為調胎和"每五千公里換油"的觀念一樣,對某些人來說是滿根深蒂固的
再說,如果調胎是"必須"且是這麼的"理所當然",那麼每次換胎就應該是一次四輪,有為何會有宣導新胎放置在後輪的文章呢?會有這樣的文章就是因為一次換兩輪的機會是很大的!
hikaruhikari wrote:
新輪一定要放後輪~原...(恕刪)
米其林輪胎好像就是建議把新胎擺後輪。
不過不管放前或後各有優缺點,大貨車新胎則是要放前輪,
小客車就看每個人的決定吧!最爽當然是4顆都是新的... XD
咪吱 wrote:
小弟的車是10.5代...(恕刪)
店裡最怕遇到客人回來做保固內調胎還有平衡,既費工夫又沒錢收。
不過也因為做的多看的也多所以知道各種奇怪的駕駛習慣
當然是建議定時或固定里程數調胎
通常一萬公里左右前後輪會差兩個單位左右的深度
大家在調胎前可以拿銅板或尺之類的量一下胎紋深度
所以調胎之後能夠延長輪胎的平均壽命
針對咪吱大的問題回應
對調也不會影響四輪定位。對調後也不太需要坐定位,做輪胎平衡就已經很夠了
對調完很常發生行駛時噪音變大,操作感異常(當然不是什麼太大的異常,就是會小小覺得跟平常不一樣)
但是這些都是正常的,因為前後輪磨損的地方本來就不同,對調之後要重新適應,大約一個月(一千公里?)左右就會慢慢消失了。
再來,輪胎常常拆輪框會不會壞掉?
輪框沒有那麼脆弱,拆卸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真要說的話喝醉撞到安全島才有可能變成這樣

但是螺帽跟螺栓會有可能損壞
在店裡我們裝輪胎並不會用槍打到底,而是稍微打到能夠固定住,之後再用扭力板手按照原廠給的磅數去打
這樣能夠有效的固定住輪胎並保護螺帽螺栓不被打太重而滑牙或斷裂
順便說一下TOYOTA 系列的小車應該都是76磅
再來說說其他駕駛的習慣
很多人說對調之後開起來不舒服而且聲音大,所以不對調,一直開到某邊輪胎不行(通常是前輪)才換兩條,之後再開到另外一邊(後輪)也下課再換。
這樣也是可以,但是新舊混合的胎去坐定位是不太準的,而且通常一次買四條比較有折扣吧
通常這些胎的差距可以大到四個單位左右
至於新輪放前面還是後面很多大大都說了,放後面能後減少失控的機率
但是放前面可以撐久一點
通常如果胎紋還有六個單位以上我是覺得放後面也無所謂,反正胎紋還很深。見仁見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