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TOYOTA也有很尊重生命的時候-平衡報導

doublebp wrote:
不好意思,目前家裡兩...(恕刪)

要怎麼講和泰都可以。我也覺得那是事實。

每隔十年,市佔率腰斬一半的車廠,管它toyota有多賣?

自己車子做的好,自己的顧客都會跑光光?

大家寧可嘗試韓國車,也不敢碰福特。

進步,問題少很多這老哽2000年開始新聞稿就一直在說。

自己不真正改進,不信邪敢買敢玩的就剩那些人了。
blackstonelee wrote:
RAV4一直都有選配...(恕刪)


ESP是指「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這只是一種泛稱

每家廠商的名稱如VDC、VDIM、TCS、VSC...,etc

都算是ESP
看一下摩洛哥的 RAV4 安全配備

摩洛哥

9 airbags ....



台灣代理商比非洲差多了....



orangebear1006 wrote:
剛剛看到報導新RAV...(恕刪)


這算那門子的平衡報導…


orangebear1006 wrote:
剛剛看到報導新RAV...(恕刪)

110萬能買到主被動完整的RAV4其實算合理的價格!
但是為何不能向國外一樣!
全車系的主被動安全都完整!
然後以CC數跟其他豪華配備的多寡來分等級!
我想就算2.0主被動安全都加上去賣99.9萬也是會讓大家接受的!
2.0的主被動減太多掉了!

doublebp wrote:
不好意思,目前家裡兩...(恕刪)

不管前面的討論的焦點是誰偷配備誰最安全
,看到福特的銷售冠軍是escape我就只能說真是悲哀
,車本質不差就是被自己的後勤維修及售後服務搞垮
真是悲哀

南投阿魯咪 wrote:
110萬能買到主被動完整的RAV4其實算合理的價格!
但是為何不能向國外一樣!
全車系的主被動安全都完整!
然後以CC數跟其他豪華配備的多寡來分等級!
我想就算2.0主被動安全都加上去賣99.9萬也是會讓大家接受的!
2.0的主被動減太多掉了!



如果市場2.0接受度的接受度介於某個價位之間,
而國人又不重視安全配備的情況下,
就算總代理把主被動安全配備加上賣個99萬,
相信銷售量應該是不好,

與其這樣分多個級距讓消費者選擇,
要安全就買頂規,若買不起頂規,
有其他級距可選擇,
不然應該也不是和泰設定的目標客戶,
SUV的車很多,可以考慮其他廠牌,
如果和泰跟其他廠牌沒有差異化,
加上所有主被動配備,價格在壓低,
其他車廠就打包下課,讓車主當孤兒車,
那叫其他廠牌車主情何以堪.

南投阿魯咪 wrote:
110萬能買到主被動...(恕刪)


2.0全配99.9萬躺著賣都贏

看看ASX和CX-5...
我說的dicovery是一般進口車的車輛生產過程
他的安全氣囊是有很多版本給您選,車身結構本來就是撞擊最重要的,安全氣囊是輔助性的安全系統,你可以買全配阿,簡配嫌不夠就直上全配這麼簡單,消費者自有判斷能力該買甚麼等級的車子,若是要全配全滿
撞擊測試可看車身完整性,借問一下您的Mondeo底盤車身剛性有與國際版本相同嗎?

轉載非廣告:
太古汽車 凱楠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人:林 婉 琳
1/8/2001
電 話:(O)03-4548977
(M) 0932383431
凱楠VOLVO關心您的安全系列(一)


安全氣囊到底安不安全 ?

對安全氣囊的正確認知,是行車安全不可或缺的關鍵
只因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日前發生因汽車遭撞擊,安全氣囊因而展開,但反而造成一位四歲小朋友後頸部骨折受傷導致攤瘓的意外事件。VOLVO安全中心表示,安全氣囊原本應名為輔助氣囊。雖然氣囊於行車安全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不過它的身分只是個配角,而那保護駕駛者或乘客安全的真正主角則是安全帶。本起事故中,該童不僅坐於前座,且未繫安全帶,這樣看似小小的疏忽,卻足以造成終生遺憾。現今有些駕駛者或乘客行車時往往不願意繫安全帶,出了意外事故就怪罪「氣囊已經展開,為什麼我反而受傷」,此時,輔助氣囊便很無辜的成為了代罪羔羊。

VOLVO安全中心要提醒您,零件部的輔助氣囊包含了:充氣氣囊、氣體生成器、感知器等三大元件。當感知器接受到撞擊信號時,氣體生成器點燃火藥後產生氣體,氣囊因此被充氣而展開,減少駕駛者在意外事故中因受撞擊而導致傷害。但是,根據以往的交通意外事故案例顯示,其間有些許的美中不足(當然,與喪失寶貴的生命相比,還是值得的):

1、 因猛烈的撞擊,安全氣囊展開,有時會導致臉部、手部等部位在與氣囊表面接觸時造成擦傷紅腫。
2、 因座椅之調整不當(太接近儀表板),有可能造成眼部受傷(尤以戴眼鏡者為高危險群),
或上肢受傷甚至造成骨折。
3、 因氣體生成器於點燃火藥產生氣體充氣時,會伴隨些許的煙霧及熱量,使駕駛者或乘客
感到灼熱或驚嚇(有的需要收驚哦);且根據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報導,
當輔助氣囊爆開時,會在0.1秒內產生相當於150-170分貝的噪音,這噪音足以造成駕
駛者發生永久性的聽力損害。
4、 若將兒童安全座椅置於配備有乘客座輔助氣囊者的右前座,在意外事故發生時,將會導
致兒童受到嚴重的傷害。美國早已立法限制七歲以下幼童不得坐在汽車前座,必須坐在
後座的安全座椅;台灣雖然沒有立法,但家長應有這樣的觀念
5、 更換氣囊新品之價格昂貴。

有鑑於此,駕駛人唯有依據行車安全指示並確實繫好安全帶,才能夠讓輔助氣囊得以安全運作,確實保護所有乘員的生命安全。
保障行車安全 首要確認車體結構無損

車體結構是最重要的安全配備

所謂的行車安全,除了駕駛人具有正確的安全駕駛觀念並切實執行以外,車體所提供給乘客的被動式安全防護亦雙重確保了行車的安全。一般人在買車時所能想到的汽車安全配備不外乎是安全帶或安全氣囊,頂多再問問銷售員「車子鋼板夠厚嗎?」,就當作已經爲自己選了一輛安全的好車,殊不知在被動安全中最重要的不是安全氣囊,而是一般人不知道也想不到的「車體結構」。一輛車外表再新穎豪華,若是車體曾受到損毀,即使經過適當地維修,仍無法確保車體結構的安全。因此在購買中古車時,車體結構的檢驗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車體結構的種類

汽車車體依製造過程可分為兩類:
§ 籠型車體結構:一般人所駕駛的自小客車或休旅車即為籠型車體結構,也有人稱之為安全籠型車箱。其概念可追溯自 1944 年,是將汽車車體與鳥籠構造聯想運用後所發展出來的汽車結構。籠型車身結構的設計可分為兩大區域—「衝擊潰縮區」與「高強度座艙區」,車身金屬鈑件呈彎曲狀並焊接成為車架。「衝擊潰縮區」在車身遭遇碰撞時會像風琴般摺疊起來並吸收衝擊力,保護車上乘客的安全﹔「高強度座艙區」則可確保乘客擁有完整的生存空間。
§ 平台式車架結構:此種結構是將車身、引擎、傳動系統及懸掛系統安裝於一個獨立的重型車架上,車架較為堅固耐用,因此通常是使用於貨櫃車等重型車輛與越野車上。

rav4 工廠生產介紹

在田原工廠中看見TOYOTA RAV4,經過一個字型生產線之後,從空無一物的金屬車體,變成光鮮亮麗的全新車款!
日前,逛過豐田產業紀念博物館,也到過豐田會館,甚至入住日本TOYOTA原廠訓練經銷商與技術人員的最新建築T-Hill,所住的房間規格還是社長等級,所有來自TOYOTA/LEXUS總代理和泰汽車與台灣媒體的相關人員,搭車前往距離名古屋市約一個多小時車程、隸屬於豐田汽車的田原工廠,除了參觀工廠的作業流程之外,更深入生產線,近距離了解TOYOTA RAV4如何地從無到有。

所有的工作人員,在下到生產線工作前,必須經過為期2天半的三大訓練項目。
田原市的天氣跟台北市一樣的熱,但是為了替各位讀者取得TOYOTA RAV4的第一手資料,田原工廠一定得來,更何況工廠裡還有冷氣可吹。田原工廠硬體設備共有3個組裝工廠、2個車體工廠、1個成形工廠、1個塗裝工廠、2個機械工廠、2個鑄造工廠、1個部品工廠、1條測試跑道,以及直升機停機坪等設施組成。此外,田原工廠總面積為370萬平方公尺,總建物面積則為97萬平方公尺。

田原工廠所製造的LEXUS GS、LEXUS LS、LEXUS IS、TOYOTA RAV4、TOYOTA Land Cruiser,主要是以外銷為導向,因此廠區設立在臨海地區,碼頭可同時容納四艘大型貨運船,3條船負責海外銷售車款,1條船則負責日本國內較遠地區的銷售運輸工作。

田原工廠副廠長Makoto Sano表示,田原工廠建立於1979年,直到1789年開始製造LEXUS車款,現為豐田汽車最大的車輛製造裝配廠,所製造的新車品質優異且具有時實力,而即將銷往台灣的全新第三代TOYOTA RAV4,便是由廠區中的「第二組裝工廠」負責。

由於田原工廠禁止媒體拍照,因此我們被安排分為兩組參觀,碼頭上數以千計的各式新車,色彩多樣、車型多變,令人感到眼花撩亂,但這個碼頭並不是田原工廠廠區,因此也可見到其它品牌的進口新車,準備隨船運到日本其他地區銷售。

接著終於進入田原工廠「第二組裝工廠」,雖然廠房中的各式車輛零件,可說是多到令人眼花撩亂的境界,但是透過全廠共806位製車工作人員訓練有素的一貫化作業,機械裝置精準無誤差的組裝作業(3條移裝、1條底盤、1條懸吊),以及各個車體零配件的高品質要求,平均每日可製造新車858輛。

「第二組裝工廠」自工程完結第73組組長沼口秀人表示,「第二組裝工廠」依照TPS機械自動化進行新車組裝工作,除了張貼職場安全標語之外,還會定期由各個工作人員提出除去異常改正表,這是新車製造方面的精益求精。舉例而言,雖然生產線為自動化作業,但是台車的速度有時會忽快,有時會忽慢,當工作人員要進入車室組裝零件或電線時,動作會不夠順暢。另一方面,有的工作人員在張貼條碼時,會習慣性先貼在手上,然後再貼到車上,這個小動作也會影響到新車的組裝速度,而這些小地方,卻是田原工廠極為重視的一環,也讓參觀工廠的我,見識到豐田汽車的造車用心之處。

田原工廠負責製造LEXUS GS、LEXUS LS、LEXUS IS、TOYOTA RAV4、TOYOTA Land Cruiser,所有的工作人員有可能因為排班問題,接觸到不同工廠的不同新車製造,因此工作人員的養成,顯得隔外的重要。所有的工作人員,在下到生產線工作前,必須經過為期2天半的三大訓練項目,包括鎖螺絲姿勢與速度訓練、移動台車工作訓練、零件組裝作業,每個要項都是在時間內正確完成,才能下場參與新車製造工作,而將銷往台灣的全新第三代小改款TOYOTA RAV4品質將會有一定的水準演出。

在田原工廠附近共有6隻67公尺高的風力發電螺旋槳,每年總輸出電力達到400萬度,足可供給113萬個家庭使用一年,而其中一支所產生的電力,全數供給田原工廠使用,約可替代傳統電力達12%,而且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1990年相較,也已減少達20%之多。

最後提到,我們在田原工場中看見TOYOTA RAV4,經過一個字型生產線之後,從空無一物的金屬車體,變成光鮮亮麗的全新車款,這種難得的經驗與感受,當你接觸到TOYOTA RAV4,就能直接感受的到!

移動台車工作訓練。


http://mobile.autonet.com.tw/cgi-bin/file_view.cgi?a8080228080812
doublebp wrote:
照你說的車體結構這麼...(恕刪)

liankuan2003 wrote:
拜託~~這算哪門子的...(恕刪)


我還覺得拿FOCUS MK3比主被動安全付之闕如的Altis
對FOCUS還真不公平呢。

所以妥善率好跟壞會都是嘴巴上說就好了嗎??
還是你可以拿出一些數據?

這篇不是在討論安全性嗎?
照你的說法,"市佔率第一"可以在車禍意外發生時救車主一命呢。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