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大家來聊聊新CAMRY的優缺點吧

我倒覺得"保險桿上未掛上牌照可以看到一顆洞"
這不太影響吧!在路上掛著牌照誰能看到那顆洞???
損他形象???很多車都有這顆洞喔!!!



我覺得這台車最大缺憾是音響...
原廠喇叭真的很爛...

老爸也還在等2.4+5AT的上市...
我開了5個月來說說心的
缺點
1:雨刷噴頭設計很濫.為了風阻跟美觀把雨刷噴頭裝在引擎蓋下.因角度的不良會噴到雨刷而不是前擋玻璃.也就是說必須乾刷一次.對玻璃很傷
2:後倒車雷達裝置位置不良太高了.當你後面停的車是屬於車頭很低斜亦或舊款車種那種保敢很長的.很容易因雷達的角度問題而誤判距離.小弟我就卡到好幾次><
3:2.0的內把手多不是度络的.跟車門內裝同顏色而且內凹.小弟我選的是黑色系.朋友第一次坐車的多找不到把手開門
4:這車號稱分離式恆溫空調.但後座的空調在冬天多吹熱風.我多調到後座17C還是吹熱風
5:變速箱的斜坡控制邏輯很怪.每次南下經過林口下坡道.多會自動幫我減速然後在加速.減速1秒加速一秒正常3秒.這步驟會持續到下波的尾端.(我的腳很確定是採在腳踏墊而不是油門或煞車)
6:原廠輪胎噪音很大.不過這攸關車廠成本控制.(台灣車廠是不可能付啥好胎的)我把車胎換了之後..聲音有減少很多.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優點:還在發堀中............
那個保利龍就是所謂的高分子聚合物

那是用來吸收撞擊能量的

保利龍後面通常還會有一片橫向鋼樑

那個才是真正的防撞鋼樑

通常這種保險桿通稱[美規保桿]

jameschou wrote:
之前也坐過小黃的ca...(恕刪)

坐小黃是不會準的
有些司機為了省油錢
都會將胎壓打高
久了會吃胎噪音會變大聲
胎壓高避震會變差整體的舒適性也會變差
像我的原廠胎跑破三萬公里了
整體的行車細緻度還不錯
我有上高速公路會用33PSI左右的胎壓
個人覺得市區行駛最舒適的胎壓是28PSI
原廠保養有時會用到35甚至38PSI
保養完開一兩天如果覺得胎壓太高都會調到32PSI左右
這幾天環島一圈開了1163km也不覺得累
CAMRY還算不錯吧
上個月剛好坐過一台租賃新車到機場,可稍微分享一下
外觀比上一代動感洗鍊,在水箱罩面積減小下氣派度稍減
當然車後座的空間仍有一定水準,至少這種百公里內的短程夠用
跟司機確認後知道這台是2.0頂級款,不是V6
看來秘書還要再調教
簡單發表乘坐感想
..............
.........
....
市區時音響系統的努力讓我有機會聽到睽違已久的ICRT
高速的隔音表現讓我忍不住稱讚和泰對用料成本的控制
....
.........
..............
個人意見, New Camry的車頭長得真的好醜好醜................................
眼睛吊吊的, 下巴戽斗戽斗的, 真是醜得不像話..............
枉費了新Camry漂亮的車身線條和與Lexus如出一轍的車尾豪華感,
各位不妨仔細去看看, 體會一下還有什麼車的臉長得這麼醜...............
美醜是很主觀的東西, 我只是"主觀" 認為好醜, 不是要來筆戰的,
各位覺得漂亮的可以力挺無妨, 我想新Camry應該是不錯的車, 不然路上不會那麼多,
可是那種長相, 我.......................買不下去!
小弟個人覺得當油門要在加速時會有點衝出去的感覺
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
就像是轉速突然加快
還有在轉巷子的時候方向機如果打快到底
轉彎時感覺好像輪子那邊會傳來一種聲音
這幾天應該會去檢查一下
CAMRY的底盤好像和ES350是共用的,CAMRY3.5的馬力還比ES350的大幾匹,
所以就帳面上來說,CAMRY3.5應該是值得買,CAMRY2.0的話就要考慮考慮了,
畢竟現在的2.0新車都換上五速自排或cvt變速箱,至於外型上,頭又大近年來有年
輕化的感覺,擺脫老人車的型像,希望它未來多花些心思在底盤上。
lai56418 wrote:
4:這車號稱分離式恆溫空調.但後座的空調在冬天多吹熱風.我多調到後座17C還是吹熱風
6:原廠輪胎噪音很大.不過這攸關車廠成本控制.(台灣車廠是不可能付啥好胎的)我把車胎換了之後..聲音有減少很多.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1.這就是所謂的"恆溫空調"阿!!!
熱氣會跟冷氣同時出風是在調節溫度用的!

2.CAMRY原廠胎記得沒錯是Bridgestone GR-80...
可算是評價還不錯的靜音胎耶!!! LEXUS LS460也是用這一咖......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PDI的不同而輪胎廠牌會有差異

反觀其他很多國產車使用的ER-30才是廉價胎


一遊人一 wrote:
那個保利龍就是所謂的...(恕刪)


我想前面筆者要說的是,至少保麗龍噴成黑色吧。

小弟的車,保麗龍雖不外露,但是是噴成黑色的。
小的車前面沒有內鐵,取代的是類似玻璃纖維製成的『內鐵』。
小弟沒大撞過,只有在高速公路塞車時,打瞌睡連撞兩次前車。
前車及小弟的車都無損傷。其實歐規保險桿小狀也還OK啦。

我覺得TOYOTA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錢花在刀口上』,
你看得到碰的到的地方都會做的不錯。看不到的就隨隨便便了。

小弟開過一次2.0G。
瞬間起步有力,後繼無力。
除了引擎室之外的隔音都還不錯。

駕駛到現在過了三個月了吧。剩下的印象只有車內氣氛燈,和令我不適的儀錶板。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