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幾年來從事汽車業務的辛酸~~~我覺得還蠻有道理的~

52022031 wrote:
那甲便宜三萬與乙便宜五萬,有多少人願意去跟甲買? 可是也許事實上,甲是真正誠實面對客戶的。他獎金只有兩萬五,剩下五千安裝客戶要求的配備,他賺什麼? 其實什麼都沒賺,甲只賺了一個當下簽訂合約的高興與期望該客戶能介紹客戶的未知的夢而已。 而乙,是欺騙了客戶,多出來兩萬如何騙,這就是騙術。 台灣消費者是看眼前的,因此,跟騙子買東西是認為最划算的,因為就像魔術師表演魔術一樣,眼前都是真的,可是實際上,根本都是假的。 台灣消費者都會稱讚乙阿殺力,價格好,去抱怨甲很敢賺,可是卻很少人質疑恕刪)


我也非常的認同
小弟我剛出社會時
也做過一陣子的汽車業務

這種現象真的很常見
明明獎金只有三萬
一些老狐狸卻能喊出便宜五萬的價格

事後才了解到
有些是拆一些看不到的配件去賣錢
像是備胎,修車工具,千斤頂....這些前輩說有人在收,差不多可以擠出3000
甚至還有大絕招...
新胎去換二手整新胎...這大概可以擠出10000

或是用包裝法
說裝什麼很高級兩三萬的dvd主機
結果對岸機 8000就有的

不然就隔熱紙
曾經某個東窗事發的離職老狐狸抽屜裡有一疊"I'm V-kool"的貼紙
應該是自己去請人刻的
看到這個就知道他在搞什麼了
雜牌紙整車含前檔貼好不到4000
V牌整車貼好至少多一萬
所以從這裡又擠出10000了

再來更夭壽的還有偷拔安全氣囊的
一顆可以賣五千塊
會有故障燈? 插個電阻 電子材料行一兩塊錢就有解...

其他什麼怪招 想到我再補充...
上面有很多不只是聽前輩說
有些是因為客訴 被公布在公司布告欄的消息

而那些老狐狸
東窗事發 大不了離職
因為他們其實都有"免死金牌"可以護身
那張免死金牌還是客戶自己發的
那就是"交車確認單"
因為很多人在交車的當下喜悅的心情就已經忘記這些小細節
再加上會買那種車的人往往都是第一次購車的買家
所以看到什麼文件也都沒檢查就一直簽下去

現在我沒在車界了
但是往往看到網路上有些人
一比再比
上來問 又再比
真的很想問 你真的省到了嗎?
大家在比價的時候 似乎都忘記對那些敢放價格的業務察言觀色
其實有些老狐狸 看臉就知道(不是以貌取人的意思,是他的眉宇之間)
但是當局者迷,大家都被數字給蒙蔽了...聽得下去,仔細去觀察的應該沒幾個吧....
看完這篇 我只能說 好業務少之又少

我不是不給業務賺錢 但是我被業務海薛10萬 車子又被亂搞得亂七八糟
更扯的是出問題馬上離職 這是什麼狀況?

總之 我相信好的業務有 我也會被賺的心甘情願
就像馬殺雞 我得到爽 師傅賺到錢 兩方都沒損失 因為我付的心甘情願 師傅賺的也取之有道
六式高手 沒錯..我就是新世界的神!!
每年漲價(是消費者買單)

業務為何不指向貴公司(回饋員工太少)

公司給底價加獎金(公司穩賺不賠)







踏實一點說

消費者買一部新車已經被公司賺走幾十萬!

業代賺不到錢~怪消費者?

汽車公司包賺包贏

52022031 wrote:
所以我真的不搞了.....所以我要解脫了...(恕刪)


恭喜

52022031 wrote:
幾年來從事汽車業務的...(恕刪)


服務...業...不好幹

台灣人普遍對待服務業....
免責聲明:以上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等,怒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52022031 wrote:
幾年來從事汽車業務的...(恕刪)


的確是有很天才的業務, 但你是不是也把買家當白癡了?? 不是只有你們會盤算..lol
其實 各行各業 賣的是實品的東西 都是會遇到競爭的...

除了賣創新研發或是獨特性的商品 不然 賣其他東西的業務都是非常卑躬屈膝的...


好賣的:

做LED上游產品的

在上游鋼鐵廠 or 煉銅廠

在3M/三井化學等賣特殊薄膜產品


都是小弟知道相對賣方強勢的行業...但是這類的職缺又少...



其他的產品 越是產業的下游 需求的業務越多 當然就越難幹...

keter0207 wrote:
其實 各行各業 ...(恕刪)


其實LED也沒有您想像的好
好文

可以重新排版過會更好

謝謝分享
寫得很好,之前也有類似的文,
不過幾乎都在那怪東怪西、怨天尤人的,至少你分析的都很有條理~~

這行業會這樣,其實很簡單,就是競爭太多了,
消費者又很精明,市場過度成熟的結果,其實在十幾年前的市場環境就是這樣了~~

解脫也好,就當這段生涯是種磨練,相信未來的路會更寬廣的~~
祝福你!!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