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09年Altis行駛高速公路感覺會飄?

t2002michael wrote:
您得提出實際數據證實...(恕刪)


謝謝你提出的說明,不過還是沒針對我提出的問題解惑

1.平價國慘車與進口車是否有VSC?

2.在樓主說明的路段高速下是否不會搖晃? (還是有六氣囊的比較穩

我所謂結果是兩撞擊相對應的質量下所產生的結果,有更多的氣囊當然對車內乘客存活率會更高是無庸置疑的

看不過去的是一堆網路高手只會看圖說故事而已,車會晃也變成T牌的專利?翻車也變成T牌的專利(SX4在相同的情況下結果也是一樣啦),板金薄就是T牌的專利(SX4車重還比Altis輕咧)。有沒有VSC?路上一堆在噴的CV 1.8有哪台有VSC????

台灣人的消費習慣就是愛開電子花車,車廠是營利單位又不是慈善事業;怪只能怪有能力買車的台灣人就是愛這味

舒適取向的懸吊加上省油的車重遇到高速側風有哪台車不會晃? 我真是笑了

我對所謂「飄」這種感覚的個人経験:
公司車1998年的tercel 1.5服役中、140以上才会飄、
更之前的COROLLA (不知有無拼錯?)2.0(已報廢)、160以上才会飄
有一次硬撐到180、感覚是「飛」、因原本越来越大的振動突然全感覚不到、
我還以為是上天堂了、就減速了
貨車ZACE就没啥好講的了
現在公司不買TOYOTA的了、所以新車種不知道
但tercel真的耐操又省油、雖然公司已不譲小tercel上高速
但我還是喜歓有時開他、市区0~60還是很猛的。

這種底盤高~正投影面積較大的車~
上高速公路確實比低車身的車種來的會晃...

某次開親友的Swift以時速120行經斜張橋時~也是感覺飄飄的...
unclechuan wrote:
我是樓主,平常主要行...(恕刪)


toyota的車真的只能穩穩開
家裡..友人的toyota都開過
過百就得留意了
鈑件薄/車輕/焊點不密/底盤零件骨細...都是因素

你提到一高北上台中至苗栗路段
大甲溪附近風大更容易飄晃
同一個路段開過excior 2.0...一路飄到桃園
回程時開corsa 1.4...一路穩到台中

先天條件能改善的有限
即便換條抓地好的輪胎...加大胎圈...降避震...能改善的程度不到15啪

與其這樣花錢...不如在行李箱放幾瓶5000cc的水...效果還比較好

t2002michael wrote:
您得提出實際數據證實...(恕刪)


你所提SX4是進口車
三菱的是國產車吧

基本上 國產車跟經過測試的進口車
我不會擺在一起比較
安全性 基本上沒經過測試
我直接列為不及格
所以 如果要攻擊T車不安全
就別提其他國產車了
一樣啦 龜笑鱉無尾

如果是以進口車的安全規格來質疑國產車
倒是很值得來討論
畢竟錢難賺
如果可以買到安全經過測試的國產車
誰不願意??
至少我千百萬個願意呀

只是 短期間內還看不到希望
我也很不想看到T車一牌獨大
畢竟越多競爭車種出現
消費者越有利
但是 他牌請拿出你的競爭力(牛肉)來
不要就老是做些搞笑式的攻擊
沒什麼用處啦

另外 氣囊的多寡
沒經過撞擊測試
我沒辦法把他等同於安全性
100顆也一樣

擁護T牌??
看過我之前的文章
應該不會有這種感覺吧
如果還是覺得有
那反正我今晚有空
就來砲吧
不準捏我的下巴
altis的車身高當然會飄, 速度只要超過一百一就會很飄,如果遇到風大漂得更厲害,TRD套件給他敗下去,保證不會漂。
我也開ALTIS, 上一百會飄是很正常的吧!
車子本身就高, 懸吊又軟
所以我已經飄習慣了

我爸的15噸貨車就不會飄
假如再加上一萬一千塊的紅磚頭在貨車上的話, 那更是"穩答答"呀!!
1.汽車百科雜誌裡有針對這問題做解答開版大有空可以去看看 , 採不採信就看個人的判斷 ..........

2.網路上業代太喜歡互相攻擊了 , 所以真相以及是否有改善的方法建議去找對底盤和定位精通的店家就會了解...........

changdean wrote:
唔,這位大大所言甚是...(恕刪)

(唔,這位大大所言甚是,只是五六十萬至多七八十萬的車子有哪幾台能符合臺灣人的標準?)

樓主的問題是針對品牌針對台灣人的標準嗎?我的回應是針對品牌針對台灣人的標準嗎?
對車子有疑問不能討論不能提出?你有看到我的回答是針對某廠牌?

(要舒適又要省油,大腳踩下又要能到180也得有一定的操控標準....我真的不懂,願聞其詳~!)

樓主開180了嗎?你要懂啥?

(銷售數字能說話,也別再談「品牌論」~!我只想知道有哪幾台國產車甚至進口車能符合版上台灣同胞的標準,謝謝。)

提銷售數字會說話?乾我屁事?我有說哪牌比較好哪牌較差

(對了,VSC有幾台國慘車有賣在上述價格區間帶又符合大眾口味且銷售數字且能擠上銷售排行榜呢?????

套一句老話,有$能上1A2B,又有誰願意屈就於國慘車??? )

似乎閣下的意思是買台只是五六十萬至多七八十萬的車子就不能有意見?
那請問要買什麼車才能有意見?蠻牛?法拉利?保時捷?

我的回答從頭到尾沒針對品牌或車種,不知道閣下的對我回應怎麼能跟銷售數字與排行榜能扯上關係
莫非閣下是某牌護衛隊?

舒適性 我想開過 或是搭過美國車的人 應該都知道
凱迪拉克 別克 這種美國車 舒適性是一定夠的
懸吊也是偏軟性 但是高速行駛如何 就看個人的感覺了

車子的剛性 來自於 焊接點 底盤鋼樑結構的硬度

至於大家所說的板金 只是外型的美觀 以及抗風阻

對於乘客的保護 沒有實質的作用 隨便撞 就會凹陷

甚至 撞到尖銳的東西 就會一個洞 飛機的速度 高於汽車甚多 板金很厚嗎?

請問 板金這種鋼板 能保護什麼? 車體 還是乘客?

車子前後 有保險桿 可以保護 緩衝撞擊

車子的門裏面 有防撞鋼條 可以保護 如果說 板金夠厚就能抵擋撞擊

那麼何必要裝上防撞鋼樑或是鋼條?


車前葉子板裡面 有車體的結構在 能承受的力道 大於車後的葉子板 因為相同高度 後葉子板裡面沒有車體結構

這也是為何 後車廂側面被撞 傷害往往看起來比前面嚴重 凹陷的範圍比較大


一台車的剛性 主要來自於 底盤鋼樑的強度 以及車身點焊的密度

而所謂的撞擊測試 都是在一個平等的環境下產生的 無論撞擊對象 或是速度 甚至角度

但是現實中 產生的車禍 各種速度 對向 角度都有

當你對上火車 或許連戰車都無法有人生存 對上大卡車 有哪種交通工具可以生存呢?

操控 很多種方向 抓地力 抗側阻力 前進的是否能產生足夠的下壓力等

當車輛前進的時候 風阻會將車子往上抬 如果此時懸吊偏軟 就會產生飄的感覺

當車輛用一定的速度轉彎 懸吊偏軟 或是車胎抓地力不足 就會產生側傾 或是橫移 速度過快甚至兩者都有
此時就會產生重心轉移現象 有的打滑 有的甩尾 有的轉圈

最簡單的試驗 當你轉彎的時候 到了過彎頂點 猛踩煞車 就知道結果了

而改裝 幾乎能改善以上的感覺 但是不能保證不會再發生

為跑而生的跑車 如GT-R 也會因為車主超過設計極限而打滑 翻車 更別提量產車很多車主不知道極限在哪

而撞擊的安全性 別忘了就算進口五顆星車款 也沒有一款是在時速一百受測的
如果用時速一百來做測試 能拿三顆星 應該就很強了

車子的安全 取決於車主的態度
亂超車而產生車禍 是因為車子 還是車主?

世界上 沒有任何車保證絕對安全 但是 駕駛的行為 才是安全最大的顧慮

因車子的因素造成的事故 才佔了10%不到

而在重大撞擊中 能生存 就已經很安全了



PS 目前國產車 就算用撞擊測試的速度下發生車禍 安全性也低於 受測的同款進口車
只有少數符合 所以 誰安全?
當然是那些開高級車的車廠老闆安全 他們的車安全性無虞 組裝了他們也不敢說安全的車賣我們
和泰的老闆 可以開CAMRY3.5 怎都比2.0安全
嚴凱泰也一樣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