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送棕來 wrote:各家汽車雜誌都會翻閱...(恕刪) 會不會是因為你都只找“關鍵字“看啊!我不相信它只批一間車廠....人常常會自動過濾掉不想看、不愛看的資訊,也會把自己最重視的那一塊放大來看待。平常心來看待就好。
汽百跟T牌所結的樑子可是很深的,至於什麼原因問一下汽車界的都會知道。現在市面上販售的汽車雜誌根本就沒有一間是客觀報導的,哪家車廠廣告給的多,那家車廠的車就會被寫的很優。相反的就會被.......,所以車廠都不敢得罪這些媒體。所以大家就自己想像嚕~~
DigitalMatrix wrote:呵呵...那些台灣仔...(恕刪) 車子 這種東西 是給車主使用的每個人 都有他的偏好 或是對外形的主觀編輯需要這些知識 請問賽車手須要嗎?車 是人類追求速度的原始本能下的結晶耳濡目染的情況下 就算不是學機械 學修車也能瞭解個大概甚至有時候會發現 原廠技師的專業說詞 還讓人無法相信而這技師 也是在修車的阿車子外型的設計師 也不見得懂的機器結構很多時候設計出來的外型 根本給車廠難題有時候風動試驗出來的造型 也很難塞進引擎都是需要不斷的修改 協調就像 有些廠牌的車主 搭了不同廠牌的車然後問說 為什麼你的車如何 如何的別忘了 車子的設計不同 一定會有差異開習慣凌志的人 開賓士 會覺得賓士的油門需要重踩開習慣賓士的人 開其他車 會覺得油門輕快這也是設計上的差異
DigitalMatrix wrote:機動學,材料科學,結構力學,電路學,熱力(機)學,燃燒學,流體力學......(恕刪) 所以隨便抓一個以上領域的博士他就一定懂車?奇怪的邏輯隨便去車廠抓一個工程師也不會以上學門都至少唸到碩士或是 要不說說哪家汽車雜誌編輯學通以上東西?就連car&driver編輯我看也沒有以上一半的本事護航護到開始幻想啦
汽車百科狂打T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如果他是捏造不實指控污衊T牌以世界第一大車廠幾千億的身家能不早就告到他倒店?問題是他有倒嗎?有被T牌告到脫褲嗎?有哪一個優良企業廠商會任由任何公開言論對企業產品形象這麼大的污衊所以他說的是不是事實可想而知汽車雜誌看看就好因為大家都是靠車商廣告過活誰敢認真不留情面狂批?拿人手短 吃人嘴軟 這道理大家都懂問題是今天汽車百科就是沒有拿T牌的錢不怕講實話會被抽廣告比起所有雜誌包含汽車百科本身去捧人家LP的發言比較起來可信度可想而知
目前車廠設計幾乎模組化1.訂出市場趨向(mini,小車,中型,大型,加長型,豪華,跑車,房車...)2.車款分類(動能(2款或4款?),變速箱(4 or 5 or 6),配件分級)3.車體結構(沿用 or加入新鋼樑orA,B,C柱改變修飾or底盤adjust?or因應新引擎或懸吊系統或增加車室空間改變籠型或底盤or車艙前移?or車重心調整50:50或46:54)4.設計外型與內裝配飾5.引擎(沿用or修正or調教or電腦or改變內部機構or全新)6.變速箱(沿用or修正or調教or新增功能or改變內部機構or全新)7.材質選用(金屬與非金屬(車體與內裝))8.初步整合搭配9.修改10.修正11.風洞測試(包含修改)12.耐用測試(漸漸搞最佳化設計(Cost down & 拋棄不必要或不耐用品))13.Alpha(修改+修正)14.beta(修改+修正)15.meeting後做最後的上市雛形decision16.gamma(修改+修正+連續性極惡狀況測試+實路測試)17.上市版定案(做最後微調與修正)18.購買與發包及分配零組件程序+送工廠製作+組裝+QC程序19.販售實車跑loops20.delivery
STAR=YGG wrote:比起所有雜誌包含汽車百科本身去捧人家LP的發言比較起來可信度可想而知...(恕刪) 除非汽車百科雜誌上面都沒廣告不然她只是沒有去捧toyota LP而去捧其他廠牌LP可信度??還是不知..
STAR=YGG wrote:所以隨便抓一個以上領...(恕刪) 要嘛!您就用心看懂別人要表達什麼,再好好回覆,不然就不要硬凹,連看都沒看完想都沒想就發砲..閣下讀書與閱覽書籍(獲取知識)也是這種態度??呵呵...連護衛隊這種字眼也扣上小弟頭上,你接下來是不是開始要汙辱小弟本人甚至是家人啊!也難怪某位網友被你那冬蟲夏草的行為搞到想找你單挑..好好自我檢討吧!!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