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機油哪邊買

光換個機油可以把油耗從每公升6~8公里拉到約9~11公里,真的是太令人感動了,
這種日本進口Nutec品牌真的可以稱為日本之寶,這一公升不應賣800而已,太侮辱它了
,這種比省油器更神的機油應更大力推薦說
你想想光用在政府公務用車上一年不省個幾億說不過去
ericlau1009 wrote:
招牌產物 : 污泥 , 卡滿整個...(恕刪)


上個星期六開我那台已經七歲的camry去桃園市慈華路一家小保養廠德X換車燈...

老闆大力推銷他的清油路的設備,原本想說先前才剛進原廠保養過沒多久,才過二千多公里而已,不是很想試..

但似乎印象中也沒在原廠做過什麼清油路的動作..

就試一下看看,順便也換了老闆大力鼓吹的德國"不知名品牌"(忘了拍照也沒記名字下來)5W40的綠色/1L罐裝有鋁箔封口的分子全合成機油,本來Toyota 都是換5W50的全合成油..

原本小弟就有點覺得才剛換沒多久機油,但拉出來看時卻覺得很髒,果然不洗則已,一洗滿是油汙一直跑出來..

特別在旁邊看了新換的機油,顏色是很淡的黃色,感覺像沙拉油一樣不是很濃重..

換完後試開的結果是..一點感覺也沒有..甚至好像沒有本來加速那麼順..
ericlau1009 wrote:
首先我很抱歉我的文筆不好 , 讓你認為我的"個人"案例的不同角度分享 , 卻讓你以為我是在說這是一竿子的通例 , 我會再找我的國文老師討論研究看看 ... 也希望這民主國家下的公共論壇還是一樣有可以互相接納討論不同意見想法的雅量和認知 ...

再次抱歉我沒有再多花點時間詳述我的車輛使用狀況 , 例如我總是需要載一車子的貨不下200公斤趴趴跑 , 因為要全省到處拜訪客戶送貨總是需要大腳油門趕時間不論車況道路如何以期省下要過夜的費用 ... 等深入詳述我的個案狀況 , 因為我相信沒有人有時間有興趣 ...
恕刪)


你發文對 9000SL 開槍, 以個人經歷表示朋友用好油凸輪軸漂亮得要死, 自己用 9000SL 3 千公里就換油, 還是卡一堆油泥在十萬公里時會汽缸墊片. 現在才說自己用車習慣是1. 載重 2. 大腳拉轉 3. 行駛時間長, 這真是莊孝維. 請問你那位 A 君朋友用車習慣是跟你一樣嗎? 否則如何去推論你開始的假設: 個人從未認為或發表低價油就是不好的機油 , 只是認為一分錢一分貨.

好市多,家樂福等大賣場的機油我都用過,也用了不少

只要不是假油有什麼好怕的

大賣場不會砸自己的招牌
a8leo wrote:
現在才說自己用車習慣是1. 載重 2. 大腳拉轉 3. 行駛時間長, 這真是莊孝維...(恕刪)


感謝這位兄台再次針對我的文筆"精挑細選"發表意見 , 所以我也在之前說啦 : 再次抱歉我沒有再多花點時間詳述我的車輛使用狀況 ... 布拉布拉 ... 因為我萬萬沒想到個人粗淺的個案會引起迴響 , 我以為只是簡論題 , 把大綱概要交代清楚就好 , 總比啥都沒提出字沒寫幾個打嘴砲的好啦 ...

我只是以為絕大部分"普世價值"都認為說 , 例如BMW跟Toyota國產轎車比較起來是較好的且較貴 , 而且也能認同為何比較貴的價值在何處 ( 開BMW 530i在200km/h與Camry 3.5L V6絕對是不同感受 , 車主心跳高低不同 / 心情輕鬆程度不同 / 超車極限不同 / 穩定程度不同 / 加速時間不同 / 煞車距離不同 / 安全等級不同 / 豪華用料不同 ... 全都因為一分錢一分貨使然 ) , 所以我認為"大家應該"都知道不論音響 / 輪胎 / 相機鏡頭 ... 到這裡討論的機油 , 也都是有分等級高低不同一分錢一分貨的 , 不應該因為資訊不足或先入為主偏見而妄下斷言 ...

從98元到1000元的油都有 , 各有所好 , 如同Matiz到F430都有人開 , 各自爽就好 , 我只不過因為開文主題分享我用好點貴點的油的心得分享以及哪裡購得罷 , 沒想到用好點貴點的油還是被撻伐為原罪 , 去好市多買不到100元的油都是對的 , 如同開國產車才是對的開雙B就不對一樣 , 怎麼沒看到有人幹樵用消費型數位相機就好幹麻去買近10萬的單眼相機 ?! 不是一樣都可以拍可以洗出來 ?! 怪哉 ... 是我表達能力出問題還是不同角度的觀念提出在公共論壇是不能被接受和尊重的 ?!

讓我深深想起之前一位大大的文章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376827&last=3371739
機油的好壞實在很難說清楚,不過在我用過的多款機油中,的確是酯基類機油最好,但是價格也是相對偏高的.
ericlau1009 wrote:
感謝這位兄台再次針對我的文筆"精挑細選"發表意見 , 所以我也在之前說啦 : 再次抱歉我沒有再多花點時間詳述我的車輛使用狀況 ... 布拉布拉 ... 因為我萬萬沒想到個人粗淺的個案會引起迴響 , 我以為只是簡論題 , 把大綱概要交代清楚就好 , 總比啥都沒提出字沒寫幾個打嘴砲的好啦(恕刪)


兄台, 就簡單請教你一個問題. 以你個人用車狀況使用 9000SL 會有油泥狀況, 還換汽缸墊片. 那麼用了 A 君朋友的 Nutec 高級油是否有改善? 不衰退, 好拉轉, 無油泥.
a8leo wrote:
是否有改善? 不衰退, 好拉轉, 無油泥...(恕刪)


a8leo兄台 , 是的 ! 單就個人體感而言 , 確實很好拉轉耐用度很長 , 每次1萬里程到時我都還有點confused到底需不需要換 ... 因為還是很好開油門加速跟剛換當初差不多 ; 另就車上裝的騷包Defi三環錶而言 , 怠速油壓在使用1萬里程後與剛換時差0.1kg/cm2 , 它牌合成油則都是有平均0.9~1.2kg/cm2的落差以上 , 而油溫普約也低約8~12度C .

以下附打一段外文雜誌對於酯基Ester基礎油的簡單說明 : (不負責任分享 / 翻譯不順的話請見諒)

機油是由基礎油和添加劑所構成 , 而隨著油成本不斷攀升 , 討喜且成本低廉且門檻較低的添加劑(摩擦調整劑 / 消泡劑 / 分散劑 / 防酸劑 ...)即被大量運用 , 添加劑在長時遇熱容易使分子開始折斷撕裂 , 亦即開始衰退 , 油膜變薄 , 進而變成懸浮物和淤泥 .

Ester本身是混合脂肪酸和酒精 , 使用特性使機油有更高的極向性 . 油性和極高的黏度指數 , 使其本質上已具備潤滑的基本工作能力無需添加劑的運用 , Ester的極向性使油分子黏附在金屬表面 , 油膜不易斷裂 , 也會使得爆炸燃燒所產生的碳化物不易黏附在金屬表面以及沉積 .

而Ester擁有極高的天然天生黏度指數可以避免黏度指數改善劑的添加 , 使得機油不會因為高低溫變化而失去潤滑保護的功能 , 油品壽命當然大幅倍數提昇 .

因此使用Ester可以使添加劑的運用變少 , 大幅提升機油的性能和壽命 , 也是國際各大賽事如F1 / Super Bike ... 都使用在高速賽車上的原因 ; 但成本高昂直接影響機油在市面上的售價 , 也影響行銷和市佔率的考量 , 因此只有部分機油商採用 , 或者全系列商品中只有頂級款才有使用 , 但也有很多機油商使用少量Ester即宣稱為酯基油 , 標準Ester機油中的添加劑是不會超過20%的 .


我是一個要買要用什麼東西都要事先徹底研究做好功課過的人(所以我很喜歡01) , 相機 / 麵包 / 維他命 / 輪胎 / 吸塵器 ... 當初會用這品牌是在日本車友論壇上爬文後決定的 , 因為當時酯基類機油有2派在PK , 一個是Motul , 一個是Nutec , 最後決定因素是因為Nutec有全球獨家的超微粒分子技術 , 油膜較強韌 / 散熱快 / 流動快 / 壓縮氣密好 ( 想像一下 , 1百顆10公分直徑的圓球和1百顆1公分直徑的圓球 , 在相同規格的漏斗容器中 , 哪一個漏的最快 ?! )
好市多買就好了.......0W-40那罐很不錯...看它後面的認證就知道.....我BMW E93都吃這罐.....
TOYOTA買菜專用車也吃這罐.....3000~4000KM左右換一次機油(因為太便宜)....
重機也可以吃........重機是自己換機油....故免工錢...2000KM換一次.....1萬才換油心.....
....也比800一罐的神油省錢太多....

機油這東西....絕對不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從我那台手排被我操到
檔檔紅線10幾年10幾萬的TOYOTA買菜車...以及空冷BMW1150RT狂拉轉速.......引擎到現在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狀況下...得到驗證.....

現在我的E93一樣使用好市多0W-40.....繼續保持優良傳統...不論油耗...拉轉....這罐200出頭的油.....都比我曾經用過的600~800的油要好用的多.......

ericlau1009 wrote:
a8leo兄台 , ...(恕刪)


超微粒分子技術 ? 不知道跟 奈米科技 ( Nanoparticles ) 比較起來, 哪個比較強 ?

小弟不是很懂這個超微粒分子技術, 煩請站在學術的立場上討論即可, 不是挑釁, 不喜勿怒, 勿起筆戰. 因為小弟問過老闆, 老闆也不是很懂... 謝謝 !!

http://blog.xuite.net/raymond0719/blog/22787863

http://blog.xuite.net/raymond0719/blog/23061649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