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我看法不同以銷售來說 T牌A車 的銷售量是 F牌歐系F車的3-4倍但是打滑出事來說 A車至少是F車的五倍以上更何況大家都說開F車都開很快 像飆仔有錯請指教meridian wrote:Altis銷售量是人家的3~5倍就算翻車率一樣, 樣本數量也會是人家的3~5倍所以容易看到這類新聞是很正常的
jiimmy wrote:這點我看法不同以銷售來說 T牌A車 的銷售量是 F牌歐系F車的3-4倍但是打滑出事來說 A車至少是F車的五倍以上更何況大家都說開F車都開很快 像飆仔有錯請指教 這個五倍是從哪出來的?
krispykremeII wrote:因為全世界都是一樣設計的所以不要看圖片就是台灣偷料...(恕刪) 從您的文章內容看來,我想您應該跟我一樣是從以前就在BBS全國連線車板上LDS的,但說出這種話就顯得您有點不專業了您應該心裡也清楚材料和工法對成品的影響不亞於設計,而這些東西是圖片上看不到的TOYOTA是好車,這點我從不懷疑不管是在美國或歐洲,撞擊測試成績已經達到世界一流車廠水準是事實偏舒適的懸吊設定是為了迎合北美市場,並不能跟操控爛畫上等號也是常識(頂多就只能說不甚優)開北美(Toronto)的Altis我無法反駁那些測試數據,但是和泰的車開起來真的跟您列出來的數據對不起來類似的行車條件下安定感有一段差距老實說那些測試數據更讓我相信和泰車跟TOYOTA一定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建議您三月回來的時候開您小舅子的車找個空曠的地方試一試再說
jasonhuang1000 wrote:明明豐田Altis有附防傾桿被你說成剛性不足才加裝上去. 是不是這樣請自行問有關汽車開發的人吧!!------------------------------------------------------------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411788-1-1.html扭力樑懸吊系統,其扭力樑(以ALTIS來說就是那根[形樑)就已具備防傾桿功能.那為何原廠還要另外加一根防傾桿?因為原廠原設計太偏向舒適,造成穩定性不足.改善方式最簡單就是另外加一根防傾桿,強化扭力樑剛性.(改變原零件設計是一件流程浩大的事)別忘了 ALTIS 剛出來時,這根桿子是選購.jasonhuang1000 wrote:難道您家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是因為A柱剛性不足才加裝上去的嗎? 不知道裝防滾籠是因為車廠沒有附A,B,C柱才裝的嗎?麻煩要吐槽別人前請先爬文作功課.免得顯出自己的...另外一般中小型房車,因舒適考量,不會加上後防傾桿(性能UP,舒適downd).那為何ALTIS會強化其扭力(防傾)桿功能?就是原設定舒適過頭了.已影響到行車性能.
牛頭牌懸吊沒研究,但是有次開一輛07年的Camry在山路上竟然可以輕鬆黏著不少所謂的鋼砲車,除了懸吊確實較軟,不覺得有什麼操控不好的。而且,方向盤的手感回饋比F10 528那種空虛的電動輔助還來得自然清楚的多。
ScreammingBimmer wrote:牛頭牌懸吊沒研究,但是有次開一輛07年的Camry在山路上竟然可以輕鬆黏著不少所謂的鋼砲車,除了懸吊確實較軟,不覺得有什麼操控不好的。而且,方向盤的手感回饋比F10 528那種空虛的電動輔助還來得自然清楚的多。 坦白說Camry不錯.
Dwing wrote:不知道裝防滾籠是因為車廠沒有附A,B,C柱才裝的嗎?有...(恕刪) 防傾桿可以講成因剛性不足加裝,襠風玻璃可以講成防滾籠.乾脆說歐系渦輪車因為原始設計馬力不足才需加裝渦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