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4241 wrote:
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恕刪)
讚同樓上的發語…。
有機會說話時,就應該好好珍惜能說話的機會,說話前先惦惦自己的良心,是不是符合社會公義。
es4241 wrote:
整件事的始作俑者,
就是樓主明明在辦牌前提出取銷聲明,
業務貪圖業績,
欺騙已領牌(這裏涉嫌詐欺,如果真是監理所領牌寫錯日期,法庭上可請監理所提出書面證明),
然後不顧樓主意願,
私自動用樓主留下的印章等證件,(這裏涉嫌侵占與背信,樓主只要留下通知業務的語音,簡訊,e-mail,證明已提出停購意願,後續業務使用樓主印章,證件向銀行,保險公司與和泰公司的所有作業,都是背信,如業務自己獲利,就是詐欺)
加速完成了整個購車作業,
交出一輛不符合合約的車(非國產車,絕對構想違約條件).
當初如果一收到樓主停購意願,
業務即停止作業不要辦牌,
停止銀行貸款申請,
然後收取三萬元訂金作為違約的補償金,
樓主很快順利取回證件與其他訂金.
雙方合作愉快,
說不定等半年樓主恢復了信心,
一樣會購買.
沒想到和泰貪圖業績,
硬要走上這條路,
到現在錢也賺到,
白白損失商譽,
損人不利己,
何苦來哉.
網上吃和泰與豐田飯的不少,
本篇中使用總總言語威脅,羞辱樓主,
你一言,我一語,搞成一言堂,
以為弄出幫和泰與豐田解套的輿論.
哈哈,可以告訴你們大錯特錯,
其他不發聲的網友,
難道就是認同你們?
其實是在冷眼旁觀,
越是這種嘴臉,
越讓消費者看清,
和泰與豐田的企業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