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0728 wrote:
大家一直說安全配備應該是基本配備
不該是加價後才有
敢問目前哪間車廠全車系標配10氣囊?
還是說幾顆氣囊才是"基本"
這基本安全配備如何定義?
6氣囊=>加價=>10氣囊
這不算加購安全配備?(恕不刪)
就以在下的車作例子好了
08年份opel Astra-h SRi
主動安全性配備:
ABS防鎖死煞車系統、CBC彎道煞車控制系統、PBA緊急煞車輔助系統、EBD四輪煞車力道調適系統
被動安全性配備:
全系列標配6顆安全氣囊、雙前座氣囊、雙前座側氣囊外,新增了前、後座氣簾的配置,一共六顆
國民品牌opel旗下的astra定位也僅是平民小家庭用車,一樣歐盟EuroNCAP撞擊測試5顆星,德製進口購入價85萬,您說說看貴車廠有何可相提並論車款呢?願賜教
近期因小弟要換車(房車->休旅)所以看了許多家的休旅車之安全配備及性能等相關。也做了非常多的研究。
同時也聽了多方親戚朋友的意見及建議(雖然都沒採納,因完全無參考價值)。
到最後在預算允許之下,訂了速霸陸的森林人。
撇開經銷商的好壞,懂車的人會了解,不懂車的人會詢問為什麼。
回歸主題,小弟認為並不是TOYOTA不重視安全亦或是偷廖,而是台灣多數消費者對於價格敏感度高於安全度還有消費習性。
台灣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往往會先問下列幾個問題:
1. 油耗 2. 折扣 3. 有甚麼影音配備(DVD、導航等) 4. 有甚麼送甚麼
我在看車的時候幾乎沒聽到他們在問,有幾顆氣囊、防滑、巡跡等個人覺得較重要的東西。
但,又要看這些消費者買車的原因及他們預算上限。當時小弟的預算本是抓100萬,但看了以這個預算能買的車就只好捏捏鼻子勒緊皮帶把預算再擠出來(擠預算真的有如擠乳溝一般,用力擠絕對可以擠得出來)。
若消費者只是要一台代步車或是取代機車(同時又要顧面子,這時內裝就很重要),在有限的預算下他們往往會妥協。
同時他們的親朋好友也會"建議"他們品牌。這時只能說撇除安全性能,TOYOTA真的很耐開。所以有一種讓人覺得很可靠。
若眾多的消費者對於一些安全配備不是那麼的注重加上政府又沒有規定,那這些安全配備不小心忘了放好像也還好。
在美國因為消費者及政府的怨念很大,同時他們動不動就愛告。車廠不得一次把該給的到位。
目前美國聯邦法規規範,氣囊:駕駛及副座,也在2011年底規定格年分(2012)不得在美販售無ESC的車輛。
雖然美國許多的車商已把氣囊數提高到六顆或以上,但還是有些只有2顆氣囊的車子。
換個角度想想,其實車商也不算是偷東偷西,而是因為沒明文規定所以他們種是抱著合法規就好。
有如前幾天新聞播報有台休旅車轉彎時後座小孩遭噴出車外,原因為沒座安全椅同時也沒上安全鎖。這種在美國發生,早就被政府、社會局關切了。況且,我還真的沒看過在美國有家長沒讓小朋友坐安全椅。至於你去問為何不讓小朋友坐安全椅,台灣的許多家長都會說,小孩不想坐、安全椅太貴、我開慢點就好了。我聽過最離譜的是,安全椅又不會比較安全,我太太抱著就好了。
對於這樣的"安全認知",那又如何要求或怪車商沒提供某些的安全配備咧?
bian0728 wrote:
不用一直提福特拉Fiesta...(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