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神車的內在- 事實


hcy71derek wrote:
我開OPEL ASTRA 1.8, 後懸吊也是拖曳臂,而ASTRA的拖曳臂整個是鑄造件,從樓主的照片可以看出神車的後拖曳臂是管材焊接加補強
管材的重量絕對輕很多....但應力與應變在理論上應該是不及鑄造來表現來的好..


使用拖曳臂的Astra在德國的Nürburgring一樣有很優異的表現

Altis在台灣龍潭賽道都曾經把試車手搞受傷了

同款不同師傅
用料差很多的

愷lol wrote:
什麼底盤的
我不懂
開過自己的感覺喜歡最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
我一點都不想讓我或我的家人拿頭去撞玻璃或門
沒氣簾?
0分


你騎兩輪怎麼會有門可以撞,想太多。

你現在還不需要懂甚麼汽車底盤,別擔心。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德國原廠的工程師看到這樣的文章 應該會笑掉大牙吧...

跟Focus 國產比好了...

或是一起跑個山道測試一下...

家庭舒適房車 不代表 家庭輸死房車吧...

th2869 wrote:
看一下影片,福斯Scirocco操控好嗎??什麼主動被動安全都救不了他的


這影片跟操控根本沒關係
60公里的彎開到120公里
怎麼可能彎的過去

即使是F1
在超過彎道極限
進彎也是一樣結果

別不懂裝懂
車體結構不是這樣比較的吧!拖曳式跟多連桿式是不同的,設計要有大空間又要有精巧車身怎能同時兼顧也不能說是偷料,偷料要偷也是偷材質,鍛造跟鑄造差別在哪?鐵,鋼,鋁鎂合金的材料運用與特性?

krispykremeII wrote:
Sway bar 不...(恕刪)

我想很多人都看得出來,一個是空心的沒錯,另外一個是空心再給你切一半...

tommyrace wrote:

Altis在台灣龍潭賽道都曾經把試車手搞受傷了


同樣一台ALTIS,在龍潭還差點跑贏CIVIC

hcy71derek wrote:
我開OPEL AST...(恕刪)


你的車
不是單純的後扭力樑設計
不要又混為一談了
不同的設計

motorkk wrote:
車體結構不是這樣比較...(恕刪)


先不談各種金屬特性 鑄造和鍛造的差異 我舉例比如說 行車遇到一個大坑 鍛造鋼圈或底盤構件也許會變型 但你慢慢開還是可以把車開回家 鑄造品易直接斷裂失控而讓你晚7天回家 這都是有實例的 鍛造鑄造差很大

pocoGT wrote:
同樣一台ALTIS,在龍潭還差點跑贏CIVIC,...(恕刪)

是指這個嗎?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