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國產車主動安全&致歉非洲toyota-烏干達rav4勝台灣rav4

得分~~滿分!

對於主動、被動安全要求因人而異,只是在台灣市場似乎影音設備算是決定車款的首要條件。

樓主貼的這些資訊,若有更多人能知道,也是功德一件~~
安全在台灣總是被放棄的....

但我是不會放棄的,感謝大大的分享!

chin4001 wrote:
恐怕台灣 BMW 的X5 或 B-M 的 ML350安全性連非洲toyota都不如。...(恕刪)


參考一下, 美國 IIHS 統計車禍死亡率 (Status Report, June, 9, 2011)
(Deaths per million registered vehicle years)

Toyoya Yaris 65
Toyota Prius 52
Toyota Camry 46
Lexus IS250 33
Lexus RX400h 12
BMW 3 63
BMW 7 30
Audi A6 4WD 0
BM E-Class 4WD 0

有一個 B 是和小鴨差不多的

艾力 wrote:
文章歡迎轉貼但請附上...(恕刪)


五分奉上,喜歡誠實的文章,感謝您為大家增廣見聞

艾力 wrote:
台灣人開的toyota安全性連非洲toyota都不如。...(恕刪)



結果因為日本國內 & 美國 TOYOTA也沒9氣囊可選配, 所以標題還要改成是....
非洲toyota-烏干達rav4勝日本, 美國以及台灣rav4

內文也變成:
台灣人和美國人以及日本人開的toyota安全性連非洲toyota都不如。


不知道這樣看起來有沒有好一點? 另外網路上有人提到一個有趣的故事:

Airbags does help in accidents, but safe driving habits and a car's structure is more important. You can put 12 airbags in a pinto and it would still be a unsafe car.

大概就像是有些人會覺得即便是6安全氣囊的某國車種, 安全性一樣不如2安全氣囊的他國車款吧?
^^A 請多多指教~

艾力 wrote:
文章歡迎轉貼但請附上...(恕刪)

一堆阿呆這價格不買VW幹嘛
(出自VW廣告台詞

blhsing wrote:
這種論調實在很可笑。既然大家都在偷錢老師大可更方便地指出「大家」都偷錢的事實,現在卻在老師的選擇性提供事實之下在不知情的人眼中變成只有班代一人在偷錢,豈不多此一舉,心態更為可議?...(恕刪)


我很單純的覺得樓主只是以一個品牌舉例來說明安全配備的重要性.
枝微末節的小瑕疵何必這麼錙銖計較?

能夠改變大家的行車安全觀念, 效果達到不就好了?
這是功德一件耶!

至於哪個品牌如何? 又有哪些品牌也是如此?
大家心裡都有一把尺, 不是早就知道的事了嗎?

一再的強調要"公平的"把其他品牌也拉下水只是模糊了這篇文章的主題和焦點.
看文的沒那麼笨, 不會傻傻地以為沒提到的廠牌就等於"那些都是安全的廠牌"
該是換用腳踏車環島的時候了

Boyoungirl wrote:
一堆阿呆這價格不買VW...(恕刪)


VAG...kuso稱作是源自對修車的熱愛
沒修車熱血別碰
工作中...

火星上的alumi wrote:
我自己曾經是T牌業代...(恕刪)


建議您將這篇回覆另外開個版
不然真可惜了您這篇好文

之前我也開過另一個版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2355890&p=1#30786993

連怕死的日本人
這些也是選配的
S-VSC,HAC:60,000円
除駕駛及副駕駛座之外全車加裝安全氣囊:80,000円
如果還嫌不夠安全的話
再把這個也裝進去
プリクラッシュセーフティシステム(ミリ波レーダー方式)+レーダークルーズコントロール +レーンキーピングアシスト(LKA)
459,000円
pre-crash safty system(類似自動煞車系統)+radar cruise controller+lane keeping assist
那些主張安全第一的人
這個設備應該更有必要性

PREVIA在日本的基本配備
就跟台灣日前頂級國產車差不多
還是讓車主自己根據預算
來決定他自己心目中的想要的車吧

e022301 wrote:
和泰車 可是比台積電...(恕刪)


EPS高不高是另一回事. 如果客戶要求台積電高階製程, 不論良率是否比較高, 設計服務是否比較好, 單片報價一率比照其他IC製造廠, 您覺得合理嗎? 優秀的公司本來就有優秀的產品或者服務. 客戶當然會在成本或其他方面比較, 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回到車子的部份. 提了烏干達, 忘了美國, 日本? 這種論述只能說是旁門左道的做法. 故意不去揭露大部分的事實. 刻意在一些小地方做文章. 所以才說這篇文章的努力只是為了誤導大部分的人. 讓人以為某品牌業者無良. 這種作法實在可惜了, 人生實在不該努力在這些地方.

說來說去, 也不過就是買台車, 挑自己喜歡的買就是了. 01就當茶餘飯後消遣的地方就好.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