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被動安全性之toyota各國國產車比較:台灣toyota=非洲toyota

推最後一張圖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台灣看似進步...但是看看國際間的邦交國就可知道...大多數都是中南美洲或是非洲等國,所以想一想,或許是台灣應該是引領他們兩安的主使者喔!!
TO : 艾力大大

小弟辛苦地完成您交待的作業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3&t=2164186

下一家會選定您的愛車 MAZDA, 屆時請多多海涵呀~~

cyc502002 wrote:
艾力大Po前篇大作時...(恕刪)

這只是討論區
大家有機會發洩也不錯
只可惜了看來看去我不知道對安全的觀念有傳達多少?

很多自認重視安全的人都可以舉出周圍人只知T牌的例子
然後下了個「很多人都被洗腦」的註解
那我比較好奇的這些人當面對自己親人或朋友對汽車安全有不正確觀念時
是要努力好好教育他們
和他們說清楚
還是也只是來這裡嘴砲說:看看某牌業務多厲害?
原來一個業務的影響力是可以超越朋友和親人的!
Cloudy Shiau wrote:
這只是討論區
大家有機會發洩也不錯
只可惜了看來看去我不知道對安全的觀念有傳達多少?
...(恕刪)


沒辦法 無法要求所有人 水準都要有一定程度以上
要討論避震器 桶身 阻尼 彈簧的規格時 有多少人答得出來?
要討論機油....只會說某某牌很好用....講到數據 或是認證 又講不出所以然....

講到防撞安全性.....還是很多人討論車體保桿有沒有內鐵.....保險桿撞的多慘
實際上 卻是有關座艙完整性與假人的受傷程度進行評比....

反正 這就是網路嘛.....這討論串裡面 有料/沒料 一看就知....
反正留言都在....大家都有留下記錄....

樓主發的另外一篇 其實跟這篇差不多...那用意是?
"從國產車安全性看Toyota心態:台灣人性命廉價/中國人安全無價"
反正此類文章 還會有....這不會是終點

其實樓主的勇氣我很佩服....和泰汽車應該請他當顧問....
誠心建議樓主如果要夠中肯
請把建議的車種名單做修改
1.國產車是不能列出國外同型車NCAP成績
因為國產車規格不一定和國外同型車相同且也無參加測試
產地還是很重要

2.氣囊數最好只列出標配者
而不是選配可達最多者
因為如果要列NCAP成績
NCAP受測車是標配
最好當然是都列然後註記

3.一些進口車在NCAP受測時的配備要注意
例如如果受測時是7顆氣囊
即使進口已經配到6顆
NCAP的成績也是不應該列出以免誤解
表中確實有錯誤(swift)

要批評國產車的被動安全配備很好
但如果有些細節沒處理好
我覺得那只成了單一品牌的批評文
讓一些人看高興而已
實在可惜
01你好樣的!!
這樣你也要刪我的文??
因為樓主文章批評了神車,
所以連回文者也要遭殃??


yshumail wrote:
01你好樣的!!這樣...(恕刪)


因為你刻意補上一五字樣
一五機器人找上你了。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艾力 wrote:
假如覺得這篇介紹被動...(恕刪)



該文真讚
不過我以為是要講車體結構的
畢竟最近討論很兇的是萬年月經文"內鐵對撞擊的影響"

不知道一塊內鐵對實際撞擊影響到底有多高?

不過我可以清楚知道同樣一塊內鐵對品牌的影響有多高



引用自己的一段文



安全性如果只看車身鈑金
哪我想全世界最不安全的車是F1一級方程式賽車
隨便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將車身鈑金弄凹

全世界最安全的車應該是坦克車
連火箭都打不穿

如果板金對安全性如此重要
為何看不到任和國際賽車賽事有強制規定要在車身外悍上鋼板
國際賽車賽事可是比一般賽事還要重視車體安全性的耶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1720132&p=5
ragexyz wrote:
如果板金對安全性如此重要
為何看不到任和國際賽車賽事有強制規定要在車身外悍上鋼板
國際賽車賽事可是比一般賽事還要重視車體安全性的耶

拿賽車跟市售車比? 不太妥當吧??
人家車體車架的材料是碳纖維或鋁合金
幹嘛要用沉甸甸又軟趴趴的鋼板??
不然以後國產阿力鼠都用碳纖維車體結構好了,我馬上團購10台!

cyc502002 wrote:
還有車價問題...
外國國產車很便宜,是因為他們銷量大,成本得以攤提壓低
台灣市場才多大??只有別人幾十分之一
成本壓不下,車價能下來嗎??

外國不只有國產車,也很多進口車
配備滿滿滿,照樣比台灣國產車便宜
cyc502002 wrote:
免關稅....這目前台灣也做不到
除非政府不管車廠員工死活了
這背後牽扯到數十萬甚至百萬以上人口生計

國產車廠員工的生計當然要顧...顧顧顧...
顧了50幾年,今天還在兩顆氣囊?(還是這幾年的事)
其實政府不管的不是車廠員工,而是所有的國產車主吧?
安全檢測這件事,牽扯的可是數百萬甚至千萬人的安全
不就是官商勾結跟圖利車廠嗎? 不用說得這麼偉大吧...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