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動車推不開最大的因素是住宅型態,台灣房屋的主流就是連車位都沒有的老公寓跟舊大樓,在雙北這個占比還可以超過七成...啊不就電動車好貴大家都買不起?實際上是滿街ABBL,這種高級品牌150到250萬的車隨便等一個紅綠燈都可以看到不止一台,根本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房子的問題...你要是可以為了給一台電動車充電隨隨便便就是一間新房信手捻來、你也根本不需要考慮搬家帶來的各種問題,那我只能說你好棒棒,不要跟我這種窮鬼對話,會拉低你的智商...
要是你也是家裡不能充的,那電動車賣多便宜都沒你什麼事...就算納智捷今天要感謝國人六七十年的扶持全體台灣人憑戶口名簿一戶免費領一台,不能充的還是不能充,雙北那些沒車位的車主隨便抓至少上百萬,他們不是人?他們真沒錢?電動車一直都是想不想買的問題,不是賣多少錢的問題,整個環境就是不允許
除非你要自己克服重重困難想盡辦法到處蹭電,我能想像得到的就是你設法去找你家附近"不保留車位"的公有停車場"排隊抽籤","可能"三個月抽一次或半年而不是永久資格,裡面"可能"劃設200到300個車位但只配上5到10支充電樁,然後準備一台兩輪在"你有抽到停車資格的期限內"、"充電位沒有被占滿"可以把車停在那充的情況下用來你家跟停車場之間來回...為了省油錢保養,就問你這樣累不累?累也得做啊,不然外面租的私人停車場誰要讓你裝充電樁?根本一大堆連遮雨棚都沒有,拉電的錢誰出?淋雨壞掉算誰的?
家裡不能充的情況下電動車賣多便宜都沒屁用,而且是就算高里程重度使用者也不例外...以我一個每天200KM起跳的職業駕駛來說,一台CC油電丐版91萬、N7丐版109萬,看起來只差18萬,N7有動力跟空間(還有部分配備)的優勢,但行駛成本真的有比較省嗎?每天200KM配CC油電常態20KM/L(99%台北市區)來算,一天消耗汽油10L,油錢算310...N7就算你每度電跑7公里,每天29度電起跳、外面快充站一度算10元,電費290...所以家裡不能充的話,電動車最大的低行駛成本優勢跟豐田油電比起來,基本可以當不存在
CC油電的大電池已經經歷同樣系統的神A油電在同樣職業市場的驗證,壽命約莫40萬KM上下,壞掉的話原廠報價4萬9(光料件)...N7大電池給你算擁有兩倍壽命可以跑80萬KM好了,60度的寧德時代大電池據說成本15萬(光電芯),依然要三倍價...更何況照特斯拉的大電池來算是一度電要一萬塊,60度就要60萬,納智捷給你再怎麼便宜也要30萬吧?貴了25萬的大電池換來"每天跑有200KM"可以省下20塊行駛成本,就問你願意嗎?回頭看看那動力跟空間的優勢,值得嗎?以上鬼扯了一大篇落落長,我都還沒提到半句里程焦慮跟充電時間喔,我直接當所有人里程就算只能跑300多KM也絕對夠用、在快充站充半小時才只能充到進加油站3分鐘補回來的里程數(十倍時間)也跟它耗沒關係,都無所謂啦
你想想吧,再想想吧...對岸便宜的電動車能不能進來台灣賣(就先當作法規關稅貨物稅都不存在),其實跟很多台灣人都無關,而且這人數比你想像中還要多很多...12年前我買第一批國產油電我就看很多人在笑了,說這種東西就是過渡產品而已,以後絕對不是純油就是純電,我也都回他們是啊至少在台灣還得要再過渡個20年...現在已經12年過去了,要我說的話就是還得再過渡至少15年,再一個20年也不意外...你就自己想想你家附近的街景,20年前跟現在差多少吧
featheringer wrote:
不要再幻想對岸的便宜電動車進來可以血洗和泰豐田了...
台灣電動車推不開最大的因素是住宅型態,台灣房屋的主流就是連車位都沒有的老公寓跟舊大樓,在雙北這個占比還可以超過七成...啊不就電動車好貴大家都買不起?實際上是滿街ABBL,這種高級品牌150到250萬的車隨便等一個紅綠燈都可以看到不止一台,根本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房子的問題...你要是可以為了給一台電動車充電隨隨便便就是一間新房信手捻來、你也根本不需要考慮搬家帶來的各種問題,那我只能說你好棒棒,不要跟我這種窮鬼對話,會拉低你的智商...
要是你也是家裡不能充的,那電動車賣多便宜都沒你什麼事...就算納智捷今天要感謝國人六七十年的扶持全體台灣人憑戶口名簿一戶免費領一台,不能充的還是不能充,雙北那些沒車位的車主隨便抓至少上百萬,他們不是人?他們真沒錢?電動車一直都是想不想買的問題,不是賣多少錢的問題,整個環境就是不允許
除非你要自己克服重重困難想盡辦法到處蹭電,我能想像得到的就是你設法去找你家附近"不保留車位"的公有停車場"排隊抽籤","可能"三個月抽一次或半年而不是永久資格,裡面"可能"劃設200到300個車位但只配上5到10支充電樁,然後準備一台兩輪在"你有抽到停車資格的期限內"、"充電位沒有被占滿"可以把車停在那充的情況下用來你家跟停車場之間來回...為了省油錢保養,就問你這樣累不累?累也得做啊,不然外面租的私人停車場誰要讓你裝充電樁?根本一大堆連遮雨棚都沒有,拉電的錢誰出?淋雨壞掉算誰的?
家裡不能充的情況下電動車賣多便宜都沒屁用,而且是就算高里程重度使用者也不例外...以我一個每天200KM起跳的職業駕駛來說,一台CC油電丐版91萬、N7丐版109萬,看起來只差18萬,N7有動力跟空間(還有部分配備)的優勢,但行駛成本真的有比較省嗎?每天200KM配CC油電常態20KM/L(99%台北市區)來算,一天消耗汽油10L,油錢算310...N7就算你每度電跑7公里,每天29度電起跳、外面快充站一度算10元,電費290...所以家裡不能充的話,電動車最大的低行駛成本優勢跟豐田油電比起來,基本可以當不存在
CC油電的大電池已經經歷同樣系統的神A油電在同樣職業市場的驗證,壽命約莫40萬KM上下,壞掉的話原廠報價4萬9(光料件)...N7大電池給你算擁有兩倍壽命可以跑80萬KM好了,60度的寧德時代大電池據說成本15萬(光電芯),依然要三倍價...更何況照特斯拉的大電池來算是一度電要一萬塊,60度就要60萬,納智捷給你再怎麼便宜也要30萬吧?貴了25萬的大電池換來"每天跑有200KM"可以省下20塊行駛成本,就問你願意嗎?回頭看看那動力跟空間的優勢,值得嗎?以上鬼扯了一大篇落落長,我都還沒提到半句里程焦慮跟充電時間喔,我直接當所有人里程就算只能跑300多KM也絕對夠用、在快充站充半小時才只能充到進加油站3分鐘補回來的里程數(十倍時間)也跟它耗沒關係,都無所謂啦
你想想吧,再想想吧...對岸便宜的電動車能不能進來台灣賣(就先當作法規關稅貨物稅都不存在),其實跟很多台灣人都無關,而且這人數比你想像中還要多很多...12年前我買第一批國產油電我就看很多人在笑了,說這種東西就是過渡產品而已,以後絕對不是純油就是純電,我也都回他們是啊至少在台灣還得要再過渡個20年...現在已經12年過去了,要我說的話就是還得再過渡至少15年,再一個20年也不意外...你就自己想想你家附近的街景,20年前跟現在差多少吧
2024-04-24 8:20 #222
(1)
去年2023是進口電動SUV大爆發的一年

(2)
相信俺的預測
今年2024將是國產電動SUV大爆發的一年!
n7從3月23日起才開始交車,實際交車天數不到10天:416輛(下圖)
這個月四月才開始滿月掛牌交車數
featheringer:
閣下請拭目以待4~12月,n7每個月的交車數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