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引領常勝大軍壓境 Toyota Corolla Altis 1.8Z

內裝真的是醜爆了,還有後懸吊還是使用扭力桿,而不是使用獨立懸吊的多連桿,想操控,門兒都沒有。
底盤呢? 底盤呢? 底盤呢?

試車報導最基本的,是不是要交待一下 "底盤基本結構" 和上一代的差異性??

難得有機會和原廠近距離接觸,這些該問的該說的,卻是漏掉...
平心而論,上代的Altis操控以經大幅改善了,若是這代操控又有大幅改進,加上Toyota的高妥善率,連我這種討厭Toyota的人都想買一台來代步~
sheridan wrote:
而不是使用獨立懸吊的多連桿,想操控,門兒都沒有

多連桿超強.....

那照理來說進口的三菱Lancer Sportback,獨立懸吊,多連桿,應是會有比美東瀛戰神GTR 一般的操控囉

3分00秒開始看

我也看不懂,可以解釋一下嗎? 影片中,獨立懸吊多連桿它怎麼了??
那晃動的程度....
日本原裝多連桿,竟比不上國產的?? 看來日本原裝的多連桿可能有偷料哦!!

別找了,我幫大家找過了,影片中剛好沒有ALTIS可以拿出來當墊背用力砍

TIIDA一樣非獨懸吊,但它可是雷諾歐系底盤,誰敢砍,一堆人看到歐系就縮到一邊去了


PS.沒有要護航,因為我還是覺得新ALTIS如果特仕車超過70折價又不大,那不如買CIVIC,懸吊成本有差
對阿基拉這篇文感覺頗失望的

不管是車輛本質或是外觀的介紹都過於表面

如果說是業配文章的話那也就算了

可偏偏阿基拉是站務編輯
阿基拉 wrote:
若要論起台灣汽車市場...(恕刪)


唯一缺憾就是全車系僅有2顆氣囊的配置

翻譯

PS. Good 高分 非常不容易 沒幾台

分析
根據IIHS的報告,Corolla會得到Marginal(及格邊緣)的分數,主要是由於車室籠型結構的強度不足,可能導致駕駛的左腿受傷。....腳殘(膝部氣囊多少有差...考慮相對運動)

除此之外,在小範圍偏撞測試中常見的問題也發生在Corolla上,就是撞擊時駕駛的頭部會偏移安全氣囊,導致撞擊到A柱或者儀表板。....腦殘 (側氣囊氣簾多少有差...請看慢動作)

我有興趣是休旅車 如下

話說福路仔新逃跑號 Kuga 更慘 Poor......
跟韓苟車斜 H Tucson 一樣
HAHA....RAV4 也是 Poor....
Mitsubishi Outlander 得到 Acceptable ....李李仁推薦

SUV 高分有多難拿 (Acceptable / Good)
非常有錢請買 M Class
稍有錢可買 速霸陸 ....

回到房車討論
要升級 Camry 嗎?
Sorry 還是 Poor
請考慮進口 Accord or 速霸陸 ....
台灣多數人是不會思考的,不然像偶像劇、三立、民視那些劇本就不會可以一演十幾年不變,套用到購車思維,切都是將將好啦。
agito.huang1005 wrote:
沒錯!很多人看到T牌...(恕刪)
我看了影片,駕駛開LANCER SPORTBACK繞錐,明顯偏離錐體很多,加上避震器又軟,所以看起來晃得很嚴重,駕駛者有意讓他出糗,不公正的測試
sheridan wrote:
我看了影片,駕駛開L...(恕刪)

都你在講,那你測一個影片出來推翻啊,用講的誰不會

我講沒有,不信你用尺去量,想推翻就去證明,不然就是在扯

還故意咧,又不是ALTIS ,為何要打壓?
幫FORD 打壓銷量比他還少的?? FOCUS銷量都快是LANCER 的4倍了,你嘛幫幫忙

lancer明明就壓到錐了還離很遠....
你有放慢格看車側攝影機角度嗎?最好是很遠

我直接講明,那叫你的先入為主偏見,再多實證你也是會選擇性相信,自己又不拿出證明
改的很好……
車是給買得起的人比較的!
很多人只有鍵盤做功課
拜託 隨便想也知道怎買
是要考慮啥?
至於說那裡不好 銷售說話
速限內那台國產車都一樣的
時速120會有問題嗎?
真的那麼危險早死一票人了…………
車是買來開 買來養
好養好開好脫手
一定要買來撞嗎?
買別牌就不用另外買保險嗎?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