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1232 wrote:
這種想法就像當時車諾...(恕刪)
觀點分析
兩份觀點不同的報告,其實代表著反應爐設計商,電廠,蘇聯政府與烏克蘭政府間的激烈遊說角力。另一方面,蘇聯當局始終沒有公布電廠偵測器之原始數據,因此難以釐清部分細節。另一方面,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成員中的英國主張將調查結果公開化,而當時核電占全國總發電量2/3以上的法國則持反對意見,法國在當時國內電視廣播的歐洲每日放射線計量版圖上,將法國留作空白。
總結來說,事故的主因仍然是人為因素居多。第一線人員固然草率地關閉安全系統,違反計劃操作反應爐,但這也反映了電廠從設計,建造,發電到監管,各個環節對安全的極度漠視。烏克蘭當局曾經解密一整批橫跨1971至1988年,牽涉車諾比電廠的KGB檔案。這段時間總共發生29起緊急狀況,其中有8起屬於人為因素,例如施工失誤造成結構損傷,廠方卻未加以改善。
INSAG明確指出:"安全文化的缺乏導致了此次事故,這不僅是車諾比電廠,更是蘇聯核電設計,營運,監管的整體結構性問題。"
我認真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