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嚴凱泰:純電才是王道....有錢後再談省多大....


yuffany wrote:
氫燃料電池則沒有電動車的困擾

拿一瓶氫罐換裝只要幾秒鐘,比現在加油還快

沒污染,也不虞匱乏

未來應該是氫燃料車的天下

另外,其實很多原因都在於能量的轉換效率上

如果傳輸不損耗的話,也就是超導的實現

也許可以解決現今很多能源不足的問題,只是目前看起來要突破,還是遙遙無期

氫要從水提鍊,須要大量的電才行

多蓋幾個核電廠就可以把燃煤廠關了,至於蓋在那裡好那就不是我能決定的

酒精須要穀物去發酵,生柴也是食物弄出來的
人家的目標又不在台灣

為什麼要積極推出電動

大陸市場
大陸市場
大陸市場

大陸很多城市熱鬧一點的都有充電站

充電站的數目跟電話亭一樣多

誰還在那邊看台灣市場阿

在大陸賣一個月頂台灣好幾年

...台灣市場???


去過一次大陸就知道他們的發達...

不過落後的城市還真的很落後

城鄉差距有夠誇張的恐怖...

很多事情只有大陸才能做得出來

老大說一

沒人敢說二...

真脆瓜 wrote:
1.電池交換站不可行
連 NB 電池都沒統一,你覺得電動車可以? 太天真了
就算有,台北市如果沒有像加油站數量,根本推廣不起來

2.充電不可行
充電太久,太慢,電池變成真正的耗材,不是與車同壽
家裡沒停車位不能充電
結論:在台灣 = 死路一條
結束恕刪)


為何不批92.95.98汽油為什麼不統一?
統一接頭規格連大陸都已經做了
未來高速加電形式就和92.95.98一樣
"請問要接歐規頭?中規頭?日規頭?"(念起來好害羞)

再來,多少人願意為了輕薄的iPhone掛尿袋?
手機用太兇就如同汽車開長途般
將來電動車後車箱垃圾清一清放個尿袋就是要甘願一點啦~

再一點,連市場都不認為"加電站"如同加油站的聚集形式
加油站需建置油槽與高安全標準的管路建設和統一的流動管理
加電站形式多為如同一個有棚架的停車位
就因為建置方式只需透過地下涵管電路,和路燈一樣單純
而變電轉換器體積並不大,通常埋藏地底或與棚架設計為一體
因此在市場上定義為類似供電停車格,而非刻板印象的加電站

目前市售電動車幾乎皆能使用家用電蓄電
而高速充電成績最漂亮約10分鐘短充50公里行程
對土地廣大的國家不是很好,但對台灣來說是夠用的
所以在台灣並非死路一條,僅是政商有沒有心的問題
台灣土地貴
要建構充電站網路 應該比照香港經驗

香港2012電動車充電站增至1千個 業內指3千個才夠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cec0705d-b994-4026-adc5-7dd428aa6283#ixzz1qjvrfOQb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香港2011的電動車標準充電站328個
快速充電站只有三個

台灣的充電站都還沒開始蓋
講甚麼純電才是王道 也只是在YY而已



JW75 wrote:
但台灣又不產煤,煤的熱效率低、體積大運送成本高,真的買來台灣也不便宜;而且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較於天然氣和石油而言又特別高,容易造成國際壓力,實在不了解為什麼台電不盡量改成用天然氣發電。


台灣的天然氣也不夠用
台電也有天然氣渦輪機組
成本硬是比燃煤高兩倍以上
電價這麼低 當然沒辦法XD
嚴老闆有時間推『全電車』,不如上 01 看看 Luxgen & Tobe 的抱怨文
先把車子問題解決完吧!

不然一直開坑,要填到什麼時候才填的滿?!
忽然想到一招跟兒童樂園電動車一樣
馬路頂頭不上密密鐵板導電 汽車天線接電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既然要宣傳環保,我是願意多打一次字。

每一次電動車的話題,每一次都是同樣的論述:大家都用了電動車,電廠蓋不完。電動車是另一個開車族的選項,想要開汽柴油車的還是可以開嘛!世界只有一個顏色,就不美了。

目前台電每天晚上把發電量的30%灌到地下去浪費掉,花大錢蓋明潭抽蓄發電系統,就是要用這晚上花不完的電量,但有這種地理條件的水庫又不容易,抽蓄發電用不完,剩的只好就這麼浪費了。如果電動車可以用到這30%的電量,不是更好嗎?

Dicovery在未來能源,對電動車有更大願景,那就是未來電池容量如能突破,能在配電系統中搭配當儲能角色。家用電動車的電池組((包括家庭用電池)在夜間吃下各產電機組的能量,而在白天用電高峰時,支援配電系統。

目前許多綠能發電,現在的問題也卡在儲能設備,如太陽能在在它下山後呢?風力發電在風停了呢?有合用的儲能設備,這些發電設備就能在它們可用時段發揮功能。

這樣電力公司可選擇的發電設施組合就會更多樣,核能這種看來最便宜好用卻隱著最高風險的成本,就能放到最後選項。而電動車的電池組,在這個願景擔任先行的角色。

未來的無限可能,在無限制的天馬行空想像和永不放棄的嘗試。當我們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只求不會犯錯,而不嘗試未知的領堿。恐怕我們現在仍住在農業時代的田邊,和太陽同作息。哪知會有網路這玩意,可以和天邊外的陌生人LDS。

huaqiao wrote:
有人想過電從哪裡來這...(恕刪)
orgichen wrote: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既...(恕刪)


重覆自刪。

inuki917 wrote:
為何不批92.95....(恕刪)


既然未來無限可能,那麼講純電動是王道只不過是嘴炮,你怎知未來沒有內燃效率超過50%的實用引擎?
這是連燃料電池都得認真正視的技術競爭者。

講白了,裕隆並沒有在研究電池這項關鍵技術,只想搭別人研究電池的順風車,看能不能在車輛能源革新
過程中,不要去研究如何造出高效能的好引擎罷了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