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車美仕的缺點有目共睹,TOYOTA品質已經沉淪?

殖民產業很吃香
車美式主機 跟車輛主要的品質無關!

又不是 引擎、變速箱、車體製造沖壓

這種3C設備要花錢裝 本來就是看人

你可以選擇不裝
MBUSA wrote:
經常聽到台灣的電子業...(恕刪)


其實
這不能怪車美仕不上進
為什麼不用心點
每個產品的定位不同
車廠對廠商要求的也不同

如果車美仕的產品和設計
更用心一點
相對成本也會增加一些
和泰願意買單嗎?

又如果和泰重視品質和使用體驗
又怎麼會找上車美仕?
怎不和其他車機合作?



最後
和泰被人最推崇的是“良好的後勤”
從來都不是內裝質感……
locckyy wrote:
和泰被人最推崇的是“良好的後勤”(恕刪)


NONO 和泰的後勤一點都沒比其他車廠好到哪裡去
尤其是賴掉車主保固的無賴程度更是其他車廠完全跟不上
只是和泰在媒體與論控制的力道硬是比其他車廠強不少
所以讓人有了和泰有良好後勤的錯覺而已
dinnerxp wrote:
殖民產業很吃香(恕刪)


不準你這樣說 Hyundai、Nissan、Honda、Mazda、Sony、Canon、Ford 等...
語言系統需求
若台灣第2官方語言是英語
車機就可如歐洲 、新加坡一樣用美國開發的系統
成本攤提更好
英美語系國家就省了中文系統的圖文建置成本

台灣、日本、大陸有殼
應該是語言系統建置及共用零組件
有導航的版本 CPU等級要更好
入門版無法升級 就是車機的CPU等級不同

儀錶板的VCD資訊和車機的VCD資訊 應該用兩套電腦系統在計算
儀錶板資訊的運算系統應該是全球共用一套(一律英文)
車機就分地區開發

台灣因為市場規模小
繁體中文開發成本就少
規模小 銷售量少 出包的問題相對少
若是美國的銷量 一定要更警慎 並投入更高的成本開發
才不會出包的量相對大 大到超過開發成本
在老闆的立場會這樣精算
在股東的立場會贊成
在消費者 不能消極的只看運氣買車
應該積極的建立優質的檸檬法
MBUSA wrote:
台灣有個山進SANGEAN公司,其產品主要是收音機,看似簡單,但行銷北美頗受歡迎
其工業設計能力反映在其產品上就是 Amazon.com 的消費者評價普遍不錯
台灣也有蠻多產品可以選擇
山進的產品外觀設計頗有巧思,功能實用,品質耐用且質感頗佳,價位也不是高不可攀
而是讓人接觸過後絕對覺得物有所值,有需要的話會願意購買一台(恕刪)


三十幾年前家裡還在開音響店時,就賣過山進的產品,那時的質感當然有點OOXX
不過當年賣剩下的用到現在都還是好的,所以啊! 專注本業是很重要的
要求業務只能安裝車美仕的,
你說這樣台灣和泰怕什麼!
外裝被抓要罰款(雖然還是有),裝車美仕還有獎金勒
拿來倒車顯屏就好, 聽音樂,算了,反正行車車外異音一堆, 再怎麼聽也不舒暢.
是錢的問題!這東西很好賺
去比價外面的車機..........在查一下和泰賣你的價格!

怕保固出問題...只能用下去


就不知道車美仕~適不適用檸檬車法案0.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