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油電車與引擎的關係請較

剛好有1.5Prius c和 prius4
1.5的Prius c實在是太弱了 感覺加速感差很多
有預算考量 請買altis
BMW i3 增程版或 Honda Accord Hybrid 的引擎才是單純充電用的
rledward wrote:
BMW i3 增程版或 Honda Accord Hybrid 的引擎才是單純充電用的...(恕刪)

即使用增程式油電,即使輸出是純電,電還是要從引擎發電,要多少(持續)輸出的電,就要多大動力輸出來發電。(假設引擎效率相同)
不然發電少於用電就會耗完電力,車子動不了了。
所以多大的馬達動力輸出,就要多大的引擎來發電,不是樓主所想,既然引擎只用來發電,排氣量就大小無關了。
這不是純電車,充電時是車停下來慢慢充的情況。
借版問一下油電車主,阿金森引擎是不是特別吵?當引擎動力介入時...尤其急加速拉轉時,阿金森引擎聲會不會比一般汽油引擎來得吵?
清靜靈明 wrote:
借版問一下油電車主,...(恕刪)


引擎介入的時候跟引擎靜止的時候差很多啊...

單純討論介入的時候。

跟別的牌子比的話...不會特別吵,例如honda.才是特別吵。
我現在開prius,換開家人的馬三,那個震那個引擎聲,有夠"熱血"...
說真的油電跟油車感受完全不同,才會開過就回不去了。

但是跟自己家的比,2.5的camry hv,我覺得比prius安靜許多。

震動的話,如果加92不習慣,加98的話,油門一敗時的震動會小一些。
輸了自己贏了世界又如何

清靜靈明 wrote:
借版問一下油電車主,阿金森引擎是不是特別吵?當引擎動力介入時...尤其急加速拉轉時,阿金森引擎聲會不會比一般汽油引擎來得吵?...(恕刪)

我去試開的時候是有這種感覺,引擎聲是有點大。是不是吵,不好說,有人覺得那是美妙的聲浪
現己交車,開起來覺得還OK,會覺得吵應該有兩點原因,一是引擎介入時是從無到有,所以會覺得比較大聲。
另一個原因是阿金森引擎,低轉速很沒效率,所以只要引擎一起動就會拉到效率較高的轉速(多餘的動力會轉成電能儲存),所以會比預期大聲一點。
感謝各位大大的答覆

以下大大回覆中所得觀念不知是否正確...

featheringer
豐田油電則不是,引擎是主要動力來源,馬達與電池僅作為低負載時的輔助功用…但是引擎仍要藉由PSD(也就是俗稱ECVT,傳統意義的變速箱但實際不是變速箱的動力分配器)與兩顆馬達連結驅動輪,目的是提高引擎與馬達之間協同的效率與降低油電切換造成的動力的非線性

Yueki
提供的截圖資料

sunyearhuang
多大的馬達動力輸出,就要多大的引擎來發電

===========================================

TOYOTA 的油電系統是兩組齒輪驅動,
1.電池+馬達驅動一組齒倫
2.引擎驅動另一組齒輪,
兩者間靠中介控制誰該出力,或是何時該兩者出力,所以當需要引擎+齒輪出力更大時後,就需要更大cc數的引擎了!

這樣的觀念正確嗎??

lkc088 wrote:
感謝各位大大的答覆...(恕刪)

http://eahart.com/prius/psd/
只有一組齒輪

lkc088 wrote:
sunyearhuang wrote
多大的馬達動力輸出,就要多大的引擎來發電


這樣的觀念正確嗎??...(恕刪)

我那句話是指,動力全由電池提供,引擎只用來發電的油電系統而言。
這種油電,其實算是電車只是自帶汽油發電機。
一般講的是並聯式油電混合系統,就不是這樣。既然電池只是輔助動力,就沒有"多大的馬達動力輸出,就要多大的引擎來發電"這件事了。

lkc088 wrote:
TOYOTA 的油電系統是兩組齒輪驅動,
1.電池+馬達驅動一組齒倫
2.引擎驅動另一組齒輪,
兩者間靠中介控制誰該出力,或是何時該兩者出力,所以當需要引擎+齒輪出力更大時後,就需要更大cc數的引擎了!
這樣的觀念正確嗎??


嚴格來說,一組齒輪,三組動力源比較貼合實際。
齒輪組分為外輪,行星齒輪及中心的太陽齒輪。
外輪是直接出力到輪胎上的,有一組馬達(MG2)可以協助驅動或從輪上回收動能。
行星齒輪是引擎(ICE)出力,主要的功能當然就是輸出動能及帶動MG1幫電池充電。
太陽齒輪連接MG1,主要功能是發動引擎,電池充電及協助驅動等

從上述內容來看,應該可以發現兩組馬達都不是只負責單一工作,而是隨時根據行駛狀態在改變負責的工作模式。
當需要最大動力的時候,確實MG1,MG2及ICE都會是扮演輸出的角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