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什麼台灣人都會覺得台灣TOYOTA比日本貴、配備比日本差完全是和泰的錯

和泰只是賣車的,有意見應該去找生產車子的TOYOTA才對..
Carfans1968 wrote:
如果說國產車貴,那麼進口車更貴!...(恕刪)

你確定???
和泰的股價高,EPS高,關日本什麼事?但股東笑呵呵就是
和泰用進口車有什麼用?還不是照拔

氣囊拔不了就拔影音,假賣車真賣影音

進口只是噱頭,實質看過規格表就知道

連安全配備還有分原廠跟副廠

一台入門車選配搞得比豪華車還複雜

況且一直拿中國舉例做什麼?

我看和泰倒是加價賣得很快活

若不是同級對手起頭,兩氣囊應該能再戰十年
tyty200419 wrote:
和泰+國瑞應該就類似我們中國大陸的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專門負責生產和銷售日本豐田的車款。

大陸一樣也有車款比日本少、車價也日本高、配備也日本差的情況發生。

但據我所知,這不完全是中方合作公司的責任。日本豐田責任看起來更大。

中方策略是薄利多銷。但日方策略是追求單車利潤。豐田、本田都曾經公開抱怨過中國市場單車利潤過低的問題。

豐田沒有影片案例,但本田大型suv冠道的發表會上,中方代表看到螢幕上的價錢目瞪口呆、以至於說話都結結巴巴了。

事後才知道,這車直到發表會前一小時才定好最終價格。中方一直要求薄利多銷追求販賣量,本田則要求優先保障單車利潤。

也由於定價倉促,導致車子供貨問題。

大陸的是中日各佔50%。台灣是日本佔大頭。我想在台灣,日本因素會比和泰更大吧。(恕刪)



閣下應該是中國大陸人士!

您對台灣車價的看法基本上是錯誤的,豐田汽車(含國產、進口)要賣多少銀子,跟「阿本拉」關係不大

主要是由台灣大股東組成的"和泰汽車"負責擘畫(據2017年4月30日止資料,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僅佔和泰汽車8.13%股份)

台灣汽車市場不大,一年頂多4、50萬輛規模,完全無法跟中國、美國、日本、德國....相提並論

如果"和泰汽車"蘇、黃兩大家族,依您所言低價量販,仿底下中國車款,將最受台灣人青睞最暢銷的台灣神車,從日本引進來寶島生產製造



中國卡羅拉(Altis)1.8L油電混合雙擎 E-CVT先鋒版,只要 12.78萬人民幣

資料來源

12.78萬人民幣 = 57.74 萬台幣

※最後結論:

1.除了進口高級車品牌不受影響外(Benz、Porsche....)

2.一台只賣57.74萬台幣的油電混合雙擎的Altis(Corolla),其他品牌(Nissan、Ford、Hyundai....)的國產汽車公司還能存活麼?

3.蘇、黃兩家正港的台灣人,真的是佛心來著,本著有新台幣大家賺,讓裕隆、三陽、台灣本田、中華、福祿仔等公司,轄下幾萬名靠汽車吃飯的台灣郎、每個月都能準時領滿工資,好養活幾十萬台灣人家庭!

....感謝!偉大的"和泰汽車"萬萬歲、萬萬萬萬萬歲.......
Sienta在日本比Yaris貴 跟馬三價錢差不多
nifan wrote:
以sienta為例,一台在日本賣的比yaris還便宜的超級陽春車
tyty200419 wrote:
  &nb...(恕刪)


政策因素,股東結構都有影響
複雜的政商問題
這種變化還蠻正常的。

台灣比較強的產業鏈就半導體跟自行車,汽車主要系統的關鍵零組件不在台灣。

在台灣生產汽車,過去還可以。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差距愈拉愈大,沒原料優勢、沒工資優勢、沒製程優勢、沒市場規模優勢。廠商與其繼續投資國產產線,考慮先進口比較保險也是正常心態。

豐田因為在台灣市占較高,尚有投資及改善國產產線的理由。只要豐田繼續改善他們的運動性能,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遲早能把保守又沒用的台灣本田國產市佔率給吃下來。
Carfans1968 wrote:
如果說國產車貴,那麼...(恕刪)


Skoda也沒比較貴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