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ydoggy wrote:
我覺得是政府不力推,甚至還縮減貨物稅減半優惠,只剩下還不知道在哪的電動車有優惠,實在莫名其妙。
政府有要推,但有立委在扯後腿...
現在Hybrid車款的貨物稅減免條款,原本是沒有"完稅價100萬以下"此排除條款。
當時Lexus所賣出去的車款,有相當高比例就是Hybrid。
當時就有立委跳出來「痛批」,理當「排富」才對
接著就訂了個自認聰明的100萬門檻,一口氣讓當時大多數的Hybrid車款都得漲價,無法被消費者接受
結果當然是「富」沒有排到(因為有錢人改買其他排放較差的車),空氣反而變糟了。
這狀況在電動車上,據說有立委還想再來一遍......
而且這一「排」下去,可能連平價的Tesla Model 3,也會吃到100%貨物稅....
(畢竟鋰電池就是這麼貴啊!

另外關於電動車這三個字,台灣的定義有問題。
台灣監理單位將PH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也是視為汽油車,而不是像美國那樣視為一種電動車。
但大多數市售的PHV,都是以MG(馬達)作為主要動力來源的,跟電動車幾乎無異。
而且在稅金上,這給了廠商漏洞可以鑽。
舉例:一台700匹馬力的電動車(如Tesla Model S P100D),在目前牌照稅免除優惠消失後,應繳的稅額為11萬7千元。
但如果花幾萬裝上一台引擎250CC以下的發電機並連上電力系統(可提供電力),理論上送驗後這車不但牌照稅會變成1620,而且還免燃料稅,遠低於現行1.8甚至1.0小車的稅金。
也就是說,日後廠商在台灣可以販售馬力超過800匹的混合動力(偽)超跑,但稅金遠低於一般百姓的國民車款...
PS:美國DIY修車風行,我想主要是人工很貴的緣故,材料成本反而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