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太過頭保護台灣車商導致車商把消費者當肥羊宰現在全球手機市場慢慢被大陸廠商吃掉台灣品牌廠節節敗退市場越做小台灣一堆大陸品牌手機滿街跑過不了幾年政黨輪替大陸品牌車子以拓展到全球市場台灣一開放進低關稅整車大陸車到時台灣遍地滿街跑便宜大陸車只是現在卡在政府政策沒變變成人民買車都是政府與車商的肥羊任他宰任他加價與增稅上下其手每年車商漲價都說物價上漲成本提高那物價跌怎麼沒跌回去每年車價故意漲個5~10%只漲不跌的真是很誇張
henry423 wrote:請看完內文!!...(恕刪) 看完才提出看法的,兩者數據差距太大,有轉投子公司,子公司也有賺錢,但是這樣算嗎?子公司毛利高到嚇人才有辦法跟賣車利潤平均後從記者說的3、5%來到13%。個人是外行,只是看不懂這數據意義,有錯就請直接指教,感謝!個人初淺的知識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而轉投資的收益應該不在和泰本身的營業收入內各經銷商也是獨立公司轉投資的中古車、租賃、保險...等等也是獨立公司這些子公司及轉投資收益應不會在「和泰」這間公司的銷售收入內實在不解這其中差異還請各位財務高手指教
新聞只有說賣車的毛利3~5%,但是有可能是和泰其他事業賺更多拉高毛利的關係,後續維修保養還有賣車的車貸融資,和運租車跟原廠中古車部門的利潤還有大金冷氣,更有國瑞成車組裝的代工獲利,這些都是賺錢的因素之一.其實拔安全配備更兇的裕隆日產也可以拉出來談談,獲利之高可能是中國市場的因素,但在中國賣的卻是便宜配備好的車款,台灣消費者何時可以得利呀?
Andy~牛 wrote:只能慢慢等市場新血改變了,全球資訊越來越公開透明,靠愚民海噱狠賺的商人,看你們還能風光幾年,已預見得到龍頭市佔率逐年在降了. 想太多看報導就知道和泰主要營收又不是靠賣車你不買T牌他還有保險、車貸、中古車市、租賃業一堆可以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