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想,TOYOTA 這一年來有種微妙的氛圍看的到有一些小地方在突破,例如引進新車,嘗試給足安全配備等等。邊往前但是又看的到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扯後腿。例如該有的電動滑門,有點可笑的售價,以及CHR無油電版本等等。這已經不太像是銷售了,倒像內部有很嚴重的鬥爭造成的奇怪決策。
各位不斷的在這裡唱衰牛頭車,導致牛頭車的市佔率(這個數據最具參考價值),近三個月從33.7%,跌到31%,再跌到二月的27.5%;股價也連續跌了好多天。若數字會說話,那眼前的數字說明了:各位的唱衰,起作用了。
台中市民 wrote:各位不斷的在這裡唱衰牛頭車,導致牛頭車的市佔率(這個數據最具參考價值),近三個月從33.7%,跌到31%,再跌到二月的27.5%;股價也連續跌了好多天。若數字會說話,那眼前的數字說明了:各位的唱衰,起作用了。 Sienta售價偏高了,但以二月銷售量來評判太早了,納迷總挑自己喜歡的數字感覺良好.看一下Sienta二月份還勝過納牌台灣銷售總和.
隨著WISH+計程車市場的消失,牛頭車的市占率漸跌,本可預見。這輛有點醜,又貴得離譜的客貨小車,真的無法繼承WISH的衣缽,唯對和泰車而言,如何才能賺到最多錢,遠比如何才能賣更多車,重要多了。賣一輛客貨車,若利潤可以抵上三輛的WISH,那即便這輛客貨車的銷量遠遠不及WISH,還是有利可圖,和泰自然樂於繼續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