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大家猜看看這底盤是哪一台車吧~~~


toshiba530 wrote:
你指的是避震器嗎這個...(恕刪)

當然不是避震器啊
懸吊獨立與否本就跟操控沒有多大的關係 (跟舒適性倒是很有關係)
不少人嫌自己的車懸吊太獨立, 還去讓獨立懸吊變的比較不獨立, 然後還上來說操控變得更好了
連原廠都會這樣搞自己的性能車款, 這又是怎麼回事??
等級 Camry > Corona > Corolla

其實第一代Camry是為了取代Corona而出來的

不過取代不了干脆就將車體變大。

那時變成,Camry主攻美國,Corona主攻歐洲。

但那時在台灣Corolla 是進口

"感覺"比較高級

到最後Corona 定位不明

台灣toyota直接用Corolla 取代 Corona

Camry 直接變老大

而現在camry 還是用前後麥弗遜的底盤

但開起來還是軟軟的

這跟原廠調教有關

第一級升級改避震 再來防傾桿

這樣就有不錯路感了

至於Altis 後懸吊薄薄的鋼板

我實在想不到有啥花錢地方

請指點~
ahansan wrote:
還在凹?...(恕刪)
[img]http://home.pchome.com.tw/communication/toshiba530/b530.jpg[/img][img]http:

meridian wrote:
後麥花臣懸吊有比較強...(恕刪)

我自己開美規corlla怎麼不覺得比altis還像船

我開的是第一代的國產altis,現在的altis我就不知道了

請升級避震

再來防傾桿

這樣路感有一定提升

不過舒適度會下降
bary777 wrote:
我自己開美規corl...(恕刪)
[img]http://home.pchome.com.tw/communication/toshiba530/b530.jpg[/img][img]http:
corona等級比corolla高
用料不一樣是必然
話說拖曳臂其實用在很多品牌很多車型上面
不過都是得到正面的評價
尤其是在歐系車上
甚至現在最夯的國產L上面
唯獨在toyota上面人人罵
看來品牌真的凌駕一切


您的論調很有趣

為了獲得到更好之乘坐舒適性與車輛操控性

懸吊能力大是雙A=多連桿>麥花臣>>>拖曳臂

不過實際還是要看車廠調教的能力還有方向

我只有看到第7代Golf為了空間跟省錢

後懸吊改拖曳臂

但Golf GTI 還是獨立多連桿

不知道是哪一個車廠為了操控跟性能

把多連桿改成拖曳臂

請指點~






meridian wrote:
當然不是避震器啊懸吊...(恕刪)
[img]http://home.pchome.com.tw/communication/toshiba530/b530.jpg[/img][img]http:
Corona在以前的車格定位的確是高於Corolla
國產部分...自從第九代(Altis)國產化後車身已經大了一號,所以和泰毅然決然把車身尺碼相仿的Corona Premio停產…
之後擔當國產旗艦的棒子就交給Camry了

反而和泰失算的是Camry和Altis中間仍然有個車格空缺,沒有把在日本和Bluebird相互競爭的Premio在臺灣國產化,以至在臺灣不能上演Premio完敗Bluebird的戲碼
倒是搞了個四不像的Camry 2.0出來
說的好阿
就是不要買阿
至從wish 冷氣8萬公里就壞
已經重創toyota耐用的形象
加上同級車偷料偷成這樣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目前台灣車市是這種畸形現象
只能讓時間來解釋

grezzo wrote:
不要買不就好了,真是...(恕刪)
[img]http://home.pchome.com.tw/communication/toshiba530/b530.jpg[/img][img]http:

toshiba530 wrote:
說的好阿就是不要買阿...(恕刪)


反正只要有DVD 跟省油 大家都搶著買了拉

大樑偷光光也不意外
從照片裡看不到哪一個地方比較好?你可以指出來那邊比較好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