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電動車研發競賽 豐田落敗

lucifer@mobile01 wrote:
老美每戶都有至少可停兩部車的室內車庫, 日本也是規定買車要赴上車位證明
事實上大部分的美國人每日通勤距離少於 30英里, 通勤距離達50英里的已經算是
很遠了,我目前每天跑外面一天最多大約跑 150英里, 所以電動車充滿電可以開上250英里
已經可以符合絕大多數通勤族的需求了)
美國大概是唯一可行的市場,因為家裡有兩台以上的車的家庭很多,所以一台拿來通勤一台拿來出遠門,把電動車當第二台車是OK的,目前問題就卡在售價,C/P值太低。在日本則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沒有多少人有自己的私人車庫(不是車位而已)可以提供自家的電力,也沒有多少家庭有兩台以上的車。

台灣狀況與日本同。
airjim wrote:
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加油站
單是補充燃料 電動車就勝出
不懂你的邏輯在哪裡。應該是單是補充燃料,電動車就敗吧?出門在外的充電基礎設施完全沒有。
充個電需要多久啊?加個油5分鐘就可以上路了,但總不會在充電站充1個小時才可以繼續跑吧?趕時間的人大概會受不了。

我愛30 wrote:
電動技術可望成為決定未來汽車產業的勝負關鍵,但是,豐田對全電動車仍抱有高度懷疑,該公司副社長瀧本正民曾表示,「全電動車的時代還沒來臨。」

 瀧本正民指出,「全電動車面臨許多挑戰,想要將全電動車全面商業化,其使用的電池將超越目前的技術。」...(恕刪)

還是TOYOTA厲害
TOYOTA不會是沒有研究過純電動車
而是評估之後認為現階段仍不可行
其他車廠的研發只是燒錢而已
油電車雖是過渡時期的產品
但確是現階段最可行的方案
純電動車要可行
必須先解決燃料電池的問題
只有燃料電池的補電方式(如液態氫瓶)
才能快速有效率的使用於純電動車
winyi wrote:
還是TOYOTA厲害...(恕刪)


差不多是您講的意思。

哈哈,可能有很多人沒有仔細想過,油電車的研發是比純電還困難的!

基本上純電車上所需要的技術油電車上都有!

油電車最麻煩的問題在於能源管理,就是何時該馬達運轉、何時該引擎運轉、

何時該兩者同時運轉、動力如何分配、馬達動力與引擎動力要如何銜接等。
目前的"新"純電動車還是一樣的"老"問題:
1. 電池續航力
2. 充電時間
3. 充電地點的基礎建設
4. 有的還有可靠度問題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相信大部分的消費者會觀望才對
除非是已經有一台傳統汽車可用,電動車 買來試試,不實用也不影響生活,因為還有一台傳統車可以開。

有人真得願意車開出去,卻要擔心遇上狀況,萬一沒電又沒地方充電嗎?
就算找到充電點,充上個 30分鐘先上路再說?充飽要幾小時?

各位可以試想光是要把充電站蓋得目前加油站1/3密度,需要政府花多少時間?
要說這會很快普及根本是天方夜譚吧!

還有系統恐怕要有統一規格吧?不然每個充電站規格難不成不一樣?
這都需要時間 settle down

純電動車這是一個 ultimate goal,應該是種共識
不過油電車好歹要再替大家撐個好多年
至少加油站就在那邊,不需要額外基礎建設,車輛的使用習慣不需要改變
油電車就只是幫你把汽油的使用效率提高而已(馬達電力來自引擎燃燒汽油時未轉化成動能的能量)
why not?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sphenoid wrote:
目前的"新"純電動車...(恕刪)


電池續航力早就不是問題!

這句話不是意味著電池技術有什麼樣的大突破(突破是有)!

而是使用者的觀念需要更新一下。

就好比說機車跟腳踏車一樣,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不會去考慮續航力的問題,

因為大家都很瞭解他的用途跟使用的方式。

試問通勤上班的人,每天來回100KM(打個比方)的人應該不多吧,既然載具

每天的行駛距離不超過100KM,那何必搞個200KM以上的規格呢?

若說到出去玩,要是每個週末都可以跑遠門出去玩的人是真的不用考慮電動車,

但若是久久出去一次,又何必多花錢買一個久久才會使用一次的功能,

且替代方案也很多,租車、火車、高鐵、計程車等。

abc630 wrote:
電池續航力早就不是問...(恕刪)


這不是"我" 或 "你" 覺得夠不夠的問題
要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這樣沒關係才行啊

私人車輛的最強力吸引力就是你可以 go wherever you want whenever you want
這樣想你便可以知道續航力的重要
至少在美國這部份是幾乎一人一部車的最大原因
而搞不定美國這市場?那如何談上普及?

大眾運輸系統 取代 私人四輪交通工具
並不是同一個議題

160 km的續航力要取代傳統汽車還是不足
這是Nisson Cube Electric 的續航力,鋰電池
預計 2012年上市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sphenoid wrote:
這不是"我" 或 "...(恕刪)


呵呵

就說了,使用者心態問題,

目前來說純電車不應該定位在取代汽車的!

而是定位在"區間車"才比較有市場!
abc630 wrote:
呵呵

就說了,使用者心態問題,

目前來說純電車不應該定位在取代汽車的!

而是定位在"區間車"才比較有市場!


上面這種講法通常也是電動車很難普及的原因。

以區間車來說,有腳踏車、機車、公車、地鐵等等替代方案,或者換另一個角度想,你願意花個3萬台幣買台機車就只為了上下班用,但你會花了60萬台幣就"只"能讓你通勤用?畢竟會為了通勤專用而花大錢去買一台車子的人實在太小,也就造成電動車在基礎建設還沒完整的時候很難普及。畢竟不論是台灣還是美國,一台車能用在一種目的上,不是個很划算的決定,大家總是希望能夠用最少的錢使用在最大的用途上,一台車只能讓你上班還是去隔壁超市買個東西,卻不能讓你從台北開到台中再開回來,會有多少市場空間可想而知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