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圖50張, 我的TOYOTA premio神話?12萬引擎撞破2缸, 機件全部脫光光篇

userview wrote:
樓主回應(以後不再叫...
之前在與和泰簽協議書時,有談到代步車的事情,剛好今天通知車來了,下班後去牽代步車,這邊謝謝和泰遵守口頭約定(因為此項忘記寫進去),雖然它不是轎車,但車況很新里程數才5千公里,看來我這幾天我要小心駕駛,不可擦傷碰撞,有車開才是彩色人生阿

....
我都很客氣跟組裝負責我車的技師談論這事,他們都很有風度,也很願意盡快把我的車修復完全,看來這2位的技師跟負責的專員的EQ都還不錯,這邊鼓勵一下,畢竟沒人願意有這種誇張的事情發生
(恕刪)


恭喜啦! 很高興事情有這麼大的轉變....
雖然答案不滿意, 但還能接受啦....

----題外話-----
前幾天(星期四), 我回廠維修異常, 更換" 含氧感知器 ".....好貴
順便提到您的case, 請教" 技師 "
想到把討論可能的結果po上來.....

沒想到, 已經有結果出來了...
而且, 討論內容這麼多頁啊! 增長了不少見聞...

相信, 等您的愛車維修完成後, 又可以再陪伴您一段時間啦.....
這裡的紛爭.....就隨他去吧!
舊山線上 台鐵唯一的 折返線 即將拆除! 趕快去悼念吧XD 我有2兆 隨便照+趴趴走http://blog.yam.com/ericsun0514
leelinms wrote:
樓主.... 可能是...(恕刪)


您好:

原廠並沒給我paper report,只是口頭敘述,這事可能是非常非常棘手的case,有很多的原因在這樣湊巧的情況下去發展,所以導致爆缸

我覺得,去請較學校的老師,去問工研院,或是車測中心的人員,或是版上一些大師傅,可能能幫忙澄清

我只能安慰自己是全台灣唯一一台引擎正2007年份90%日本進口零件的premio,台灣俗諺:開錢過運,只能想開一點了

以後要像新車1,000 3,000 5,000 的換機油,油門必須保持2,000轉以下,還得磨合一萬公里才順暢
topgun_batman wrote:
四行程引擎正常的行程...(恕刪)


我有疑問 請教
如果有水進入引擎 機油顏色應該會變乳白色
這很明顯可以看出

壓縮行程時 活塞由下死點往上壓縮
水箱水要加多少壓力可以進入燃燒室嗎?
還可以注滿燃燒室


液體不可壓縮 但可以氣化
難道你認為引擎汽缸內的溫度不到足以氣化水的溫度嗎



sasasa wrote:
我有疑問 請教如果...(恕刪)


我有疑問 請教
如果有水進入引擎 機油顏色應該會變乳白色
這很明顯可以看出

會變乳白色一定要有機油與水混合才會變成乳白色,如果氣缸床墊片燒損,當油道與水道互通,就會有機油顏色會變乳白色的現象,但實際上氣缸床墊片燒損,也有只有水道與汽缸互通的情況,上述的情況都會造成水溫昇高及引擎不順之狀況.

壓縮行程時 活塞由下死點往上壓縮
水箱水要加多少壓力可以進入燃燒室嗎?
還可以注滿燃燒室

正常狀況下,"水箱水"(冷卻水)是不可能進入"燃燒室",但氣缸床墊片燒損在水道地與汽缸的地方,不用太多壓力或甚至跟本不用壓力,水就有可能進入汽缸,活塞在汽缸內從上死點往下死點不停的往復運動,其實燃燒室容積很少,所以液體不用注滿汽缸,只要多出燃燒室容積量,就會造成連桿彎曲.
請注意...汽缸不等於燃燒室歐...

液體不可壓縮 但可以氣化
難道你認為引擎汽缸內的溫度不到足以氣化水的溫度嗎

引擎汽缸內的溫度,是可以讓水氣化,但遇到大量的水,它如何去氣化,連桿彎曲,活塞行程改變,就有可能導致活塞去敲擊燃燒室及汽門,只要活塞破裂,連桿小端(活塞銷端)與活塞脫離,就會去撞擊汽缸本體,導致破缸.

連桿螺絲斷裂也會導致破缸,破缸後也會導致機件破損的情況,但就活塞裂痕來看,及活塞銷處(連桿小端)裂痕及連桿斷裂來看,比較不像是如果連桿螺絲斷裂導致連桿大端破缸,如果連桿螺絲斷裂全斷的情況會比較像是連桿螺絲斷裂使連桿大端破缸.

(其實如果車主有在廠看的話,可以問問他連桿軸承蓋是在連桿上拆下來的還是掉出來的,另還要問問兩根斷的螺絲是不是同一邊歐,連桿也有方向性歐,因為連桿上有油孔,主要用來冷卻活塞用的,每支連桿上都有記號歐,要安裝在接受最大推力之活塞側,那你們就知道那一面了吧!!,一般連桿螺絲要同時斷兩根,假設如果又在同一邊,真的很難).

其實清洗節汽門不當(直接噴喉管)也會造成破缸歐,你們一定會有很多人不相信,而且不管是直接噴或熄火噴,只要過量就會造成連桿彎曲,最終導致活塞破裂或連桿螺絲斷裂而破缸,我也遇過某車廠技師發動直接噴喉管,噴完去試車,一回到廠內突然碰一聲,破缸.....當時我走到維修區,我也嚇一跳,其實清洗節汽門不當造成破缸的案例真的很多,你們可以去問問吧(反正信者恆信之).



aloha7777 wrote:
對於車主的情況感到同...(恕刪)


對於車主的情況
感到同情
希望水落石出

但對於版上的一些意見
看了實在不敢茍同
topgun_batman
好像在哪一個toyota分店....
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吧
就此打住
讓證據講話


看了實在不敢茍同??
我很願意接受你的批評與指教,認不認同是您個人的感覺與感受.

如果你能證明如你所說的哪一個toyota分店....的話,我閉嘴及道歉...,下次你可以講白一點嘛...,敢講有證據就大聲一點嘛...,很抱歉我實在看不太懂你在說什麼耶??...,我想從一開始我誰都沒有挺誰,只是就技術來談,很抱歉你沒證據,你更沒有權利叫我就此打住,我若有錯就請有權利的人停我的權,我想現在就聽聽看,那你可以跟我說說看證據講了些什麼??...我並沒有中傷車主的意思,只是破缸的原則真的很多種,只想了解何因造成的而已.
樓主您好.

小弟昨天收到您的光碟.認真的看完您用心拍的照片後.提出心得供您參考(好像有點晚)....

小弟打字慢.故會簡略一些字.請見諒....

推測開始...註1.第3活塞(第一也有)....註2.活塞環(1_3)與括油環中有積碳(不像新痕跡)註3.且活塞裡油孔邊有燃燒痕跡...........註4.第1與第3缸的氣門面(進氣)有機油痕跡....

故推測........氣門油封滲漏(少量.故燃燒.註4.)--->吃機油(極少量)--->積碳(註2.)(活塞環卡在活塞凹槽.與汽缸壁氣密不良.註3)--->敲缸(爆震)--->日積月累(n萬次行程)--->連桿斷裂(第3缸)--->拉斷活塞裙(連桿斷裂.不正常動作.活塞與缸壁不平行.卡住)--->活塞被拉斷也破裂--->牽涉第一缸(排氣行程)--->連桿大徑端被扯開(連桿沒斷.但變型)--->敲破曲軸箱(第1缸的洞較大)--->拉斷活塞裙(同上)--->一起逃出曲軸箱監牢--->出怪手(以上有程序.幾乎一起發生)--->無法控制車輛--->停車--->打電話


以上小弟推測完畢(僅從最有可能方面).辭不達意.請見諒



疑問...
1.小弟對牛頭牌的引擎不熟.但應該有爆震感知器啊???
2.若有應該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3.車廠為了壓榨小排氣量馬力與省油.將點火角度.設計的很接近上死點???
4.or點火正時不準???


題外話...
引擎零件.日本進口.台灣原廠組裝...小弟買車(舊車)一定買沒登記引號的.....可換引擎無引號問題.小弟不相信台灣原廠的扭力板手有校正



小弟個人意見.供樓主參考.祝您順利


小弟拙見.筆戰者勿來呦

你還笑的出來!!!你的女兒玷污了我...現在你要怎樣賠償我的損失
pmwang wrote:
哈 原來也有人這樣我...(恕刪)

這方面好像是通病,除非你是有配ABS的車款雨刷水箱會長的不太一樣.這就沒聽過會斷的.
換煞車皮連工代料兩張小朋友很正常阿~
topgun_batman wrote:
呵呵...好笑...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沒空去實驗,要實驗你自己去實驗,反正我也知道結果一定會這樣,那件事我也在廠,也是我親眼所見,但絕對不是我做的,反而你用理論去推斷,再怎麼黏稠,再怎麼有油膜,它還是液體,沒有壓縮哪來的壓力??...哈哈哈,你才真的要去做實驗,要做實驗嗎??,我可以考慮陪你做歐,我想用你的車應該蠻不錯的說。

其實你也不用去做實驗,只要你去問問各廠技師,就知道會不會了嘛,但如果你是一位領有技術士執照及車輛工程系畢業的與待過進、國產車廠的專業技術人員,我就要開始懷疑你的專業性。


被沒專業的人質疑專業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
有技術士執照及車輛工程系畢業與待過進、國產車廠的專業技術人員就代表有專業,我看那是狗屁!
哪一間傳統國立大學有車輛工程學系或是研究所??還專業勒
上面那種條件如果就能稱之為專業,台灣今天的汽車技術就不會那麼鳥
就是因為一堆自以為專業的人在執業才會發生樓主爆缸這種鳥事,因為真的很鳥,常保養的車還能搞到這樣
我不在汽車相關展業,但是我對車輛尤其是發動機的專業絕對可以幹掉你上述那種條件九成以上的人

油壓跟壓縮有什麼關係?引擎油壓是來自於機油幫浦給的壓力,並不是來自於汽缸的壓縮
機油由油底殼往上升的時候
活塞環跟汽缸壁之間的間隙與機油住入口相比,當然阻力大多了
機油過滿當然是會由阻力小的地方通過也就是從機油注入口先直接流出來
除非有提供給機油相當大的油壓才可能讓他快速的"擠"進活塞換跟汽缸壁之間的間隙
如果有那麼大的油壓供應,機油注入口是開放時,機油也早就從機油注入口噴出來了
如果有哪個笨技師可以加機油加到機油可以都滿到汽缸裡面而不自知
那他可能是瞎子吧,因為應該早就流了一地的機油了
如果你的理論可以成立的話,那水平對臥引擎汽缸裡不就一直都有機油?
這很像跟汽車專業沒啥關係而是跟一般的理化常識比較有關係吧

從頭到尾就你一個人一直在引擎進水...喔...不...是進液體
最好是有進水吧...就算有其他的因素在保養中進液體,在保養廠一發動就中標了
根本不用開到鄉間小道才出槌
狗屁不通...懶得跟你爭了
userview wrote:
您好:原廠並沒給我p...(恕刪)

建議磨合期不用到2000轉以下那麼低啦
3000轉偶而到3500以下其實都OK
1000公里後偶而緩慢拉至紅線區在緩慢讓引擎下降其實有助磨合
最忌諱的是急加速與急減速,只要是很順的狀態下,轉速偶而高都OK

記得常換油是有好處的,我3000前大約每1000換一次吧
真的一直在2000轉以下的話,你可能要當烏龜好一陣子喔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