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cet wrote:
大大所言甚是我很認同(恕刪)
你舉的例子其實不是很恰當,因為軟體類的技術有很多種方法去解決同一個問題,而且隨著環境、技術變化,原來的門檻也會變得不再是限制。但氫氣的化學性質是固定的,含有的能量也是固定的,只要你想繼續用氫氣不管怎麼轉都轉不出這些先天限制。
氫的化學活性很高,地球上並不存在單獨的氫氣分子,想取得氫氣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含氫物質上的氫鍵打斷讓氫分離出來。因為氫的高化合性,要打斷氫鍵需要相當大的能量(通常稱為活化能),雖然可以透過觸媒降低活化能,但這仍然非常耗費能量,而且生產出來的氫氣也很難保存。所以我前文才會說:除非未來能找到新的製程方式讓氫氣生產、儲存不再是高耗能產業,否則氫能永遠都不會是環保能源。
除此之外,我們並不是只有氫能可以用,氫能還必須要和其他方案競爭,成本、效率、污染、安全、永續性等等通通都要考慮進去,這樣比較之後其實不難發現:氫能當前不是個好選擇,在未來同樣也很難變成好選擇。很多國家都在研究氫能,也宣稱要推動氫能車,但它們也只不過把氫能當成電池車的備案罷了,要全力推動氫能車的國家實際上一個都沒有。
我是很不想講得太難聽,但看看其他各樓的留言就能知道,絕大多數人只考慮氫氣和氧氣反應產生水這件事,生產和使用氫氣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他們根本懶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