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各位RAV4車主也不用太難過, 因為加上那塊補件的目的是針對小角度撞擊考試時, 能讓車身往旁偏去, 不會直直撞上, 讓引擎室的東西擠壓進駕駛室。重點來了, 除非在路上發生小角度碰觸的速度, 角度都跟實驗室的環境都一樣, 那塊補強件才能發揮作用的.icchenk wrote:可以選擇更安全的車...(恕刪)
jyihern wrote:其實各位RAV4車主也不用太難過, 因為加上那塊補件的目的是針對小角度撞擊考試時, 能讓車身往旁偏去, 不會直直撞上, 讓引擎室的東西擠壓進駕駛室。重點來了, 除非在路上發生小角度碰觸的速度, 角度都跟實驗室的環境都一樣, 那塊補強件才能發揮作用的. 意思是那塊補強件只能考試,真正撞擊並不太能發揮效果,除非剛好正面撞到那個點嗯,了解
http://autozone.techbang.com/posts/915-car-buyers-should-trust-what-crash-test-institution-and-security-data-why-delays-in-importing-community-impact-euro-ncap-tests?page=2上面這篇看看吧,臺灣真有那個機會小面積撞擊?新聞報導的幾乎是前後座沒氣簾導致後座死亡,唯一發生是發生在山路連結車甩尾導致對向車死亡,但是那個撞擊點在A柱不是小面積撞擊,歐洲難道會比美國檢驗還鬆懈?那為何歐洲不測試小面積撞擊?這點有沒有人去想過,而且若有配上ACC、ACS以及車道偏移警示與修正,這幾項主動式安全配備,真的還會發生小面積撞擊嘛?
什麼層級什麼單位可以抗議?我們需要的是安全的車,而不是受到政府法規關稅層層保護只有有價錢低一點骨子裡不知道是什麼的,國產車車或所謂特別降成本的的台規進口車連公開撞擊測試成績都比汽車工業晚起步的大陸慢,可見國產汽車工業原地踏步多久.政府應該要公開並嚴格測試所有車種,這也可關係到安全等級高保費可相對便宜,間接鼓勵民眾買安全的車,也可大大降低車禍人員傷亡機率.這年頭不去抗議不去罷工不去瘋狂留言,執行單位永遠不會主動改善,高官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座的安全高級車原來跟民眾的國產車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