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麵筋 wrote:
由這句話,證明你真的只適合Toyota!!
如果只是要湊十個字, 然後符合回文的標準, 那我也只能夠給你拍拍手了.
台灣的路面講操控本來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在英國我的小 Yaris 可以在山路上以 80-100 公里的時速殺來殺去 (這可是合法的速限喔, 英國多半 "省道級" 的路速限是 60Mile, 彎道還頗多哩), 為什麼? 因為道路設計的問題. 英國的鄉間道路不比台灣的寬, 但是以 80Km 時速開過去都會覺得慢, 100Km 時速開過去也不會心驚膽跳, 為什麼? 因為道路設計! 該傾斜的地方有傾斜, 協助車子抵抗離心力, 大多半的道路鋪設都很好, 不會讓駕駛人擔心彎道過去之後是不是一個大窟窿, 也因為鋪設的路面夠硬, 很少有被重車壓出兩條線, 然後大家都 "被迫" 開在那兩條線上的狀況, 也因為舖設的路面夠 "水準" (不過比起德國這種國家來說, 英國的路面就跟 RALLY 級沒兩樣, 但還是比台灣好太多), 輪胎的抓地力不會因為路面品質急遽變化而常常改變. 開快車自然有信心, 而車廠也願意調教讓車身的反應能夠跟上車速與道路的變化狀況. 在這種地方開太軟調的車一定是找罪受, 大家都開這麼快, 車身反應如果跟坐船一樣, 保證一個小時山路下來, 連駕駛都會吐. 這也是歐陸的車子對於美國車一向很看不起的原因, 因為水土不服嘛. 台灣的道路不適合開快車, 是因為道路設計, 也是因為道路鋪設品質. 既然如此, 為什麼不乾脆把車子調教得 "軟調" 一點, 讓大家坐起來都舒服一點呢? 與其一天到晚受到那種震動, 而且也開不快, 倒不如舒服一點, 免得脊椎太早發生病變. 台灣人開車可能堵車的時間比真正以最高合法速限開的時間要久得多吧.
再說, 台灣駕駛人的道德水準與安全駕駛的觀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台灣開車我都很忍讓, 因為路上小白這麼多, 小心開才不會有太多的行車糾紛.
有多少錢買什麼樣的車, 我沒有誇張到月入三萬元還要去買一台保時捷來證明 TOYOTA 的車子操控有多差. 如果我今天中樂透, 我也會挑一台賓士, BMW甚至 Lexus, 保時捷之流的車來開, 這也不必你來提醒說我現在錢不夠只能夠負擔得起 TOYOTA. 至於殺山路, 論操控, 我沒有拓海那麼神, 但改天你開 BMW M3/5/6 或是 AMG 63/55 系列, 或甚至是保時捷法拉利等跑車, 被一台 TOYOTA 超過去的時候, 記得看看後窗上有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