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7/14結案 Yaris生鏽瑕疵問題,原廠處理後已明顯改善.......

atoss888 wrote:
可是我覺的會買的還是...(恕刪)


PO給朋友看祇是誠心的建議...並不是要讓車商倒閉...
老實說...產品多多少少有瑕疵,差別在餘之後處理的態度
star_ygg wrote:
.....上次CAMRY安全帶座斷裂死了人,除了一開始在網路新聞見到外,電視與報章雜誌都沒見到
.......也不知道後續處理如何.......
反倒是老鼠屎可以在報上發酵了一個禮拜都還一再被提出來
奇怪,一條人命半天新聞,幾坨屎可以五到七天。我想應該不是一條人命比不上幾坨屎才對
而是TOYOTA在台灣的媒體公共關係處理的非常好,起碼比福特好....(恕刪)

為何會如此?只有「公關好」這個因素嗎?
還是吃toyota虧的苦主都是古意人被壓制得不敢吭聲?而ford的受害者都很強悍才會抗爭不斷?

無意激起筆戰,純好奇而已........
star_ygg wrote:
前文恕刪~
當然..............樓主若要搞到媒體去其實也是可以
一翻兩瞪眼,對和泰來說你不給乖乖摸頭,為了維護企業形象,一切都給你照法律程序來 事主一點好處都沒有
法律是講求證據的,他有律師團幫他專門處理,事主人單勢孤就算自費請律師,
是要如何舉證說車子在交貨前就已有問題,光這點就夠你頭痛
所以較為實際且有效率的解決方式,就是自己這邊設幾個方案,給自己個停損點看願意吃虧到什麼地步
例如無條件增長保固時間 或 對某些處增長保固
或全車免費防鏽處理一到數次外加給幾次大美容或幾罐機油等
車商了不起就這樣了,不用想叫他們賠償,因為同意賠償就等同認錯才需要〝賠〞
台灣消費者的權益暫時就只有這樣了
買進口車或國產都差不多


其實你說到重點囉..
誰對誰錯本來就該一翻兩瞪眼的不是嗎..
不然矇矇朧朧的只會讓業代等較有利益關係者見縫插針罷了..對消費者來說不一定是好事..

舉個例子..如果focus老鼠駛事件不是車主在第一時間發現的
而是事隔半年後.....那網路言論會一面倒嗎(其實也沒一面倒..還是有擁護者護航)
車廠會理賠嗎?

所以只要車主有錄音及相關檢修單據..上報較有贏面
不然就如同你所說的..防鏽處理外加給幾次大美容或幾罐機油等就沒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上報討公道.
thomas528tw wrote:
布丁涼大大,我有看過T*****Lin大的回文,感覺他並不是死忠派啊!有些時候,將心比心,當你所使用的品牌沒有大家說的一些(就真的是一些"少數"的)問題或者根本沒依據的問題,那誰應該都會出來為自己使用的品牌說些話!因為我也有這種經驗過(身為很多人在幹樵的"福特"車主),那種感覺實在是不好!


沒錯,
我不否認,
但是自從看到他在該篇舉腳文裡的第一篇回文,
以及相關後續回文後,
我便不認為他不是死忠派,
拿不同設定/調教的東西,
硬是要來相提並論辯論說只要是舉腳不論如何都是一樣的,
還要牽扯到銷售量...(法拉利、藍寶基尼也算市占率低呀!)
料,
是可以抄來的,
一瞬間的回應就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料了。
王小熊 wrote:
在這邊PO文.....(恕刪)

個人覺得...
還是會很多...
還是會有人覺得自己不會這麼倒楣...
這些都只是個案...


star_ygg wrote:
湯瑪斯先生寫的...(恕刪)


小弟覺得...
這篇本日最中肯...
看之前的新聞就感覺的出來...
老鼠屎事件鬧的沸沸揚揚...
車廠保養失竊、安全帶斷裂事件都比老鼠屎來的嚴重...
新聞卻安安靜靜...
看吧...這篇應該又是慢慢的沉沒下去...
金屬會生鏽是正常的..我們都知道!
車商/協力廠商對金屬防銹處理有疏失..這難免..我們都知道!!


但是..本篇文章的重點在於

T廠商對於銹蝕零件的後續處裡態度



討論金屬生不生鏽是不是正常,
協力廠商被車商壓榨而偷工撿料的心酸..
關我們消費者什麼屁事?

連最基本的品質售後服務都做不好,
講再多螺絲生鏽正常,不影響行車安全等等都是屁話..
誰聽得下去啊..


消費者花個60萬買車,又不是60塊錢.
生鏽的地方那麼多,又不是幾顆螺絲生鏽而已.
消費者的血汗錢就這樣被糟蹋..





jamesyu wrote:
討論金屬生不生鏽是不是正常,
協力廠商被車商壓榨而偷工撿料的心酸..
關我們消費者什麼屁事?


沒錯!
這句真是中肯!
賢哥0708 wrote:
建議您跟monguly大大要電話

6/16的協調會,隨時將最新戰報,跟monguly大大回報

免得弱女子被和泰豐田欺侮,再不行告到東京TOYOTA總部

讓他們知道台灣豐田的囂張行徑(恕刪)


幫版主推個文。

另外,賢哥大大,我只是個小小的消費者,對車子的專業知識也不足,又不是學法律的,您就別讓我丟臉了吧.... 剛有寫了封信給版主,對於沒辦法直接幫他感到抱歉。 。
star_ygg wrote:
湯瑪斯先生寫的東西其實算的上有料有內容,
不過自從聽他說過除了一小撮極少數小黃司機爆過阿提斯引擎積油泥的狀況外
他〝從來〞沒聽說過T國產車會積油泥..........
一個對國內外TOYOTA都如此熟悉的人會不知道國內積油泥如此氾濫的事情?
以及國產T家除了氣囊數跟引擎新舊不同外,台規跟歐美日規從結構設計到用料完全相同
換句話說將氣囊裝回去,台規一樣可以可以在歐洲NCAP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
我跟他都算立場鮮明,但自從他睜眼說瞎話後,我對他僅存的一絲尊敬都煙消雲散





他有些資料是寫的不錯
肚子有料.....我是不予置評.....
但我看到的是對於T車避重就輕
豐田的托曳臂和本田 麥花臣後懸吊
懂車的人會開不出差異性嗎???別騙我了....

我的第一台車是LANCER 1.6 1999年的
LANCER在2005年賣掉後換了VIOS 1.5G
開VIOS 托曳臂的車整整適應了快一年.....
很不習慣那種遇到坑洞就連動彈跳....
T牌托曳臂的車很容易側滑.....山路我就滑過一次還好沒事
那時好像開的有點快,到轉灣沒減速,突然感覺後輪側移了一下@@
就放掉油門,煞車點了兩下....還好沒事

至於油泥.......沒有才怪....
要來看我的車嗎?? 
新車到現在我都5000就換原廠油.....(原廠有保養記錄可查)
市區我都50~80在開
VIOS還不是一樣有油泥......
VIOS ALTIS 沒有油泥才怪。。。。

T牌國產車會賣的好大部份是口耳相傳...還有良好的妥善率...省油
我也算是很懶得顧車的人....金錢,使用環境,車子折舊各項評估後
所以才會屈服在T車之下.....
我開VIOS都不怕被人家批評操控差了.......
我反而比較喜歡聽到批評VIOS各項缺點.....
這樣我才能實際的去感覺到,被批評的那項缺點是否真的是這樣....













NT$688,000購得Yaris

恩~~~果然是 " 銷售的豐田 "

  • 4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